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抓好2019年大春生产的实施意见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9-03-08
浏览次数:

达川府办〔2019〕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相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抓好2019年度大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坚持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步实现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坚持“稳面积保产量、调结构提质量、抓优质增效益,防减灾保丰产、抓特色促增收”的工作思路,突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增加鲜食和青贮玉米种植规模,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实现粮食播栽109.16万亩以上(不含经开区,下同),粮食总产47.75万吨以上,其中水稻面积55.52万亩,总产27.83万吨;玉米面积29.62万亩,总产13.5万吨。

二、工作重点

(三)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水稻重点推荐选用宜香优2115、德优4727、C两优华占、川优6203、宜优1988、荃优822、荃优华占、正优808、宜香优1108、川优8377、宜香4245等以优质稻为主的品种;玉米推荐选用加单8号、康农玉007、华试919、福康玉909、荣玉1210、正玉968、先玉1171、川玉糯7号(鲜食玉米)、美玉13号(鲜食玉米)、中玉335(青贮玉米)等品种,马铃薯推荐选用达薯1号、青薯9号、川芋802、达芋2号等品种,红苕推荐选用南薯99、绵粉1号、绵粉4号、川菜薯211(叶用)等品种,高粱生产推荐选用国窖红1号、泸糯8号、泸糯10号等品种。

(四)调优粮食种植结构。抓住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契机,调优水稻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稻种植面积,确保国颁三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45万亩以上、达川贡米国颁二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调优玉米种植结构,将商品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到25.62万亩,将鲜食玉米和饲料玉米种植面积都调增到2万亩以上;稳定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力实施马铃薯主食化工作;积极发展豆类、花生、高粱等小杂粮。

(五)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秧和机育秧,实现集中育秧栽插面积10万亩,其中:机育秧集中育秧栽插面积3万亩、旱育秧集中育秧栽插面积7万亩。提倡嫩秧早栽,推广规范化栽培。重点示范推广水稻润湿直播、旱直播和油菜收获前直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全区水稻直播面积2万亩以上;玉米推广直播等轻简化栽培面积达8万亩以上,育苗移栽玉米提倡单株错窝定向移栽。马铃薯要在1月底前完成开厢、起垄增温、合理密植栽培;红苕要在3月20日前完成盖膜增温育苗工作;高粱要在3月中旬完成育苗,4月中旬完成移栽工作,积极推广高粱间套栽培。

为了稳定大春粮食作物播面和增加粮食总产量,各地要积极推广“菜-稻-菜”“麦/玉/豆(苕)/菜”“马铃薯/玉/豆(苕)/菜”等复合种植模式。以达州市宏层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示范推广“菜-稻-再生稻”模式;以达州市达川区茶斗坡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示范推广“油-稻-再生稻”模式;以达县兴农农业机械专合社、达州市达川区平文华胜农机专合社为依托,示范推广“稻-菜-油”和“油-高粱-再生高粱”模式及水稻直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以达州市达川区新动力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示范推广“菜-稻-菜”模式。

(六)规划建设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到2023年规划建设达川贡米、达川万亩稻田等8个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019年,通过改善园区基础设施、装备先进机械设备、培育粮油适度规模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产品产地初加工水平、创建品牌建立粮油产品品牌营销平台、科技推广和技术革新等措施,力争建成区级以上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1个。

(七)狠抓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以部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抓好10万亩以上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其中:以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川区鹏丰家庭农场、达州市达川区新动力种植专业合作社、达州市达川区平文华胜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区”的模式,创建达川贡米国颁二级优质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7.5万亩以上;在大树、亭子、赵家等乡镇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5万亩以上。同时,抓好示范区万亩“稻-油”模式核心区、0.5万亩“水稻-再生稻”核心区。整合有关资金,抓好石桥、景市等乡镇的万亩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凡未列入规划的其余乡镇,要分别建立水稻、玉米各200亩以上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各乡镇还要建立水稻轻简化栽培示范点20亩以上。

(八)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减灾夺丰收的思想,坚持防在灾害前、救在第一时、抗在关键点;科学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加强干旱、洪涝、病虫灾害等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实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搞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剂供应,帮助农民备好大春生产物资,依托科技成果创新与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科学防灾减灾,确保夺取丰收。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流行性、迁飞性、暴发性、危险性等重大病虫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控,持续用力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确保主要粮经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以上,全区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达96%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加强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普查和处置力度,疫情处置率达100%。

(九)着力推进绿色清洁生产。树立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等科学用肥、用药、用膜,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可降解膜的示范推广,开展农田残膜回收示范,切实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2019年全区化肥施用量增加小于0.4%,农药使用量比2018年减少1.2%以上,主要粮经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5%以上,实现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积极发展种养循环生产,开展稻鸭共育、稻渔共栖、蜜蜂授粉等种养殖融合模式,在水稻收获后开展稻菇种植等模式;落实秸秆禁烧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三级联防联控机制,加大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全面实现粮油绿色清洁生产。

(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办法的落实,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粮油生产基地,重点培植农技、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政策扶持、资金筹措、科技支撑、设施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信息服务、产销衔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使之成为粮油规模化生产的主力军。创新“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接机制,特别是与贫困农户的联结,实行订单生产、收购和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种粮收益和农民增收。

(十一)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区)建设项目和土地托管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支持有资质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项目,推进农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粮食作物单程或全程社会服务;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金融部门、人保财险、达川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要积极给与各类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在基础设施、引进新技术、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金融、担保、贷款贴息、保险支持,实现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十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全面实施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全面落实农业投入品进销台账制度和农资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严格落实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乡镇(街道)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探索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建立健全信息通报、问题曝光和问题约谈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深化追溯平台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专业化建设和村级协管员配备,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过程可控、质量可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十三)强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加大对贫困村的涉农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行“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新建、改造粮油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农产品初加工设施5座。抓好农业技术帮扶,进一步调整优化贫困村农技员、专家服务团和非贫困村农技巡回服务小组以及产业发展指导员,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农技服务全覆盖。强化产业扶贫常态化督查机制,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协调机制。

三、组织保障措施

(十四)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区政府成立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抓紧、抓好、抓实春耕备耕和大春生产各项工作,千方百计确保种植面积和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大春生产中的各项目标任务。

(十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加大粮食生产宣传培训、抓点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的投入;粮食部门要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和收购政策,增强粮食仓储能力,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农业部门要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把目标任务细化到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和国土、农业等部门要严格执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禁止“非粮化”和“非农化”;水务、农业等部门做好蓄水保水、沟渠疏浚工作,确保春育春播和栽插用水;统计、农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客观、全面、系统地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商务、农业、供销等相关部门要做好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农资的调剂供应和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各乡镇(街道)要把任务、责任、奖惩落实到人,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社和农户。

(十六)严格督查,逗硬奖惩。区政府将把2019年大春生产工作列为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绩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区政府督查室、区农业局等部门要对各乡镇(街道)大春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粮油适度规模发展、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投入等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对粮食生产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乡镇(街道)将严格问责。

 附件:1.达州市达川区2019年各乡镇(街道)大春粮食生产任务指导表

              2.达州市达川区2019年大春生产专项任务分解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7日

附件一.docx 附件二.docx

    1. 文字解读
    1. 图片解读
    1. 媒体解读
    1. 视频解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