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府发〔2017〕032号
各村委会、镇级相关单位:
大春生产是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和关键点。切实抓好大春生产,努力夺取粮食丰收,对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政府《关于切实抓好2017年度大春生产的意见》(达川府发〔2017〕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抓好我镇2017年大春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思路,落实任务
2017年大春生产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五、六中全会、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三农”发展大局,用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科技创新,推行绿色生产方。主要目标:大春实现粮食播面12233亩以上,粮食总产5629吨以上,其中水稻面积 7510亩,总产3855吨;玉米面积2760亩,总产1214吨。各村的大春粮食生产任务见附表。
二、把握重点,抓住关键
(一)多措并举稳定大春播面。稳定播面是稳粮增收的基础。各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禁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坚决制止全年撂荒和季节性撂荒。要对无人、无力耕种的土地采取承包、租赁、入股、代耕等多种措施,做到应栽尽栽,应种尽种。加大耕地撂荒责任追究力度,防止耕地撂荒现象发生。要通过扩种、增种、改种等技术,稳定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要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蓄水情况,采取分段育秧,推广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实行大、中、小苗配套,最大限度扩大水稻播面。要狠抓作物增种、改制复种和结构调整,扩大旱粮种植面积。要积极推广“菜-稻-菜”、“麦/玉/豆(苕)/菜”、“马铃薯/玉/豆(苕)/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利用田边、地角、坡坎和零星土地等积极发展田坎玉米、栽种围边高粱、推广杂糯间栽、增间杂豆等,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总体产量。
(二)集成配套先进栽培技术入户到田。粮油作物单产和总产的提升,良种是基础,良法是保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建设要求,一要重推良种。水稻推荐选用宜香优1108、川优6203、旌优127、德优4727、宜香优2115;玉米推荐选用中单901、天禾188、高玉171、同玉18、华试9528、同玉11等品种;马铃薯推荐选用费乌瑞它、川芋56、秦芋30等品种;红苕推荐选用南薯88、南薯99、绵粉1号、绵粉5号等品种;大豆推荐选用贡选1号、南豆12等品种。二要把握关键播期。海拔 450 米以下浅丘平坝区,水稻应抢在3月15日前播种结束,450米以上的深丘山区,应在 3 月 20 日前播种结束;玉米力争3月10日前育苗结束;春马铃薯1月底前播种结束;红苕应在3月20日前殡种结束;净作大豆在4月底5月初播种,套作大豆在5月20日前播种结束。三要选择好播栽方式。水稻全面推行旱育秧和旱育抛秧,大面积生产推广宽窄行条栽,实行(9+7)×5 寸栽培和等行双株(30×25)厘米或单株(30×15)厘米栽培;高产创建示范片推行 40×35 厘米或 40×40 厘米三围强化栽培;水源较好的地方推广抛秧栽培。提倡嫩秧早栽,要求4月底前栽完冬水田和冬闲田,5月20日前栽完两季田。适当加大栽植密度,亩植1.2—1.5万窝。有条件的地方,要着力推广机育机插。玉米推广肥球育苗或方格育苗,双株错窝定向移栽,大棒型玉米亩植3000-3200 株,紧凑型玉米亩植3500-4000株。春马铃薯要求开厢起垄栽培,净作亩播7000-9000窝,套作亩播5000窝左右。红苕推广薄膜增温育苗,起垄高厢栽培,亩植5000窝以上,在5月中旬前基本结束栽插。大豆推广玉、豆套作种植,亩播3500窝以上。四要积极推广机耕、机插、机播、机收等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三)扎实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我镇在2017年的高产创建活动中,要以项目为支撑,以攻关为重点,以示范片为目的。即以上级部门项目支撑全镇的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技部门的技术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亩产丰产示范片中,要做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割。以便减低群众的种粮成本,高产创建示范片规划落实在:山青村水稻500亩、玉米300亩,南新桥村水稻200亩,东会村水稻200亩,沙坝村水稻100亩、玉米100亩。
(四)奋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围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从实用技术普及、关键技术推广、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素质提升四个方面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大力抓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认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面落实水稻、玉米、红苕等粮经作物规范播栽、早播早栽、地膜覆盖等实用增产技术,力争大春粮经作物规范播栽面达到95%以上。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免耕栽培等节本降耗、增产增效新技术。要把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培训到户,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
(五)全力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坚持“顺势而立、主动应对、科学避灾、积极抗灾”的工作思路,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要抓好制旱措施的落实,继续抓好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科技制旱和以多制旱等制旱措施的落实,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高度重视重大病虫以及“两迁”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全镇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全年病虫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6%以上,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
(六)要抓好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肥料,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农产品,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相关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监督抽查和专项检测,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领导,逗硬考核
(一)加强领导。为把粮油生产及高产高效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成立以镇长李青松同志为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何明梅同志为副组长,李奎锋、唐春、张勇、唐明兰、邹琼及驻村干部为成员的马家镇大春生产及高产高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镇粮油生产及高产高效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各村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明确责任。各村委会要把任务、责任、奖惩落实到人,分解落实到村社和农户。农技站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农业高产示范片管理工作,对农业生产技规进行广泛宣传,全力支持高产高效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逗硬考核。镇政府把2017年大春生产及高产高效创建工作纳入对各村委会和镇级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把粮油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和投入等情况纳入年终村级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逗硬考核奖惩。凡一个村民小组成片撂荒1亩以上或累计撂荒5亩以上的,要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整改,对整改不落实的要严肃处理。
附件:马家镇2017年大春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表。
达州市达川区马家镇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