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概况
(一)机构组成。达川区卫生健康局为区政府正科级行政部门,辖13个机关内设股室,分别是办公室(挂信访办牌子)、政工人事股、规划建设与信息股、财务审计股、政策法规与宣传股(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办公室牌子)、行政审批股、疾病预防控制股(挂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服务股、医政与基本药物制度股(挂卫生应急办牌子)、中医股、计划生育指导股、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股、监察室。机关行政编制28名,单列区纪委、区监察局派驻纪检监察行政编制2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中层干部职数13名,个别股室因工作需要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后可增配1名。机关党组织、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按区委、区纪委规定配备。机关工勤人员控制数3名。
(二)机构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卫生计生方面的决策部署,负责起草卫生计生发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拟订实施农村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全区卫生计生服务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计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
2.贯彻国家、省、市、区免疫规划、政策措施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负责拟定全区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全区卫生应急和紧急医学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计划,组织和指导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发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指导全民健康教育。
3.贯彻实施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托幼园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标准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相关监测、调查、评估和监督,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修定;参与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知识宣传,承办上级部门规定或交办的其他食品安全工作任务,为食源性疾病及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4.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基层卫生和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区基层卫生和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和乡村医生管理制度。
5.负责全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全行业监督管理,制定医疗机构及其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以及采供血机构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贯彻执行国家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资格标准,组织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和服务规范,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依法监督管理采供血和临床用血质量。
6.贯彻执行公益性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评价运行机制,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提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建议。
7.贯彻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药品法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组织执行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
8.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中医药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拟订全区中医药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全区中医药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9.组织实施促进全区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组织监测计划生育发展动态,负责全区计划生育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研究,提出发布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信息建议,制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
10.组织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等机制,负责协调推进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衔接机制,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措施。
11.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推动建立流动人口卫生计生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12.组织拟订全区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指导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国家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13.组织拟订全区卫生计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卫生计生相关科研项目,参与制定医学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14.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规范卫生计生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组织查处卫生计生方面的违法行为,监督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15.负责卫生计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参与区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参与卫生计生国际交流合作与卫生计生援外工作。
16.负责区干部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17.承担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红十字会、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区地方病及病害防治领导小组、区献血领导小组、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区医改领导小组、区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区狂犬病防治指挥部、区干部保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8.承担区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19.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人员概况。有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红十字会、计生协会3个独立编制机构,一并预算的下属事业单位:流管办、药管站、计划生育指导站3个独立编制机构。机构编制数共计110个,其中行政编制30个,工勤编制3个;群众团体编制14个,工勤编制2个;一并预算下属事业编制61个。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现有在职职工93人,其中政府机关人员28人,群众团体人员10人,事业人员55人。
二、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
2018年下达我单位部门预算经费1232.03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26%。其主要原因为增加了人员经费预算支出。
(二)支出情况。
2018年总支出8762.91万元,与上年比较增加33.43%,其中基本支出1481.11万元、与上年同比增加3.75%,其主要原因为新增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9.81万元和行政运行支出增加31.03万元;项目支出7281.80万元11736.15万元、与上年同比减少37.95%,其主要原因为2017年“其他计划生育中计划生育事务”支出为2016与2017年两年计划生育家庭奖扶特扶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本年该项目减少支出4075.49万元。
(三)收入结转结余情况。 本年项目资金结转1764.36万元,其中本级项目资金结转292.34万元,上级项目资金结转1472.02万元。
三、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预决算编制情况
严格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加强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遵循政府预算统一性、完整性、年度性、可靠性、公开性和分类性原则,切实落实区财政局相关预算要求,结合实际,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规范、准确、完整、效益。
2.严格经费收支。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的原则,科学编制完整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细化收支预算,规范收支行为。
3.维护预算严肃性。严格执行并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预算前展开调研,多方研究,一经确定严格执行,不随意调整,也不无故追加。
(二)执行管理情况
1.部门预算执行进度情况。
按《预算法》和财政有关规定,职工工资等人员经费按月发放,公务费按季申报,项目支出按项目实施情况经我单位和区财政审核无误后按项目进度拨付。在支付方式上,工资和项目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公用经费根据资金用途选择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授权支付,并尽量采取公务卡支付或转账支付,尽量减少现金支出。
2.预算约束刚性情况。
在执行各项资金预算中,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区各级财务规定,管好、用好每笔资金。在专项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项目实施和监管,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从而发挥好项目资金对项目实施的促进作用;对涉及专项资金支出额度较大时,必须专题研究决定,杜绝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
3.行政运行成本控制情况
(1)机关节能降耗。
认真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学习的同时,倡导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推进建设节约型机关。办公室、会议室等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做到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杜绝“长明灯”、“白昼灯”;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电源;强化节水意识,切实做到节约每一滴水,使广大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积极推行网络办公,尽量在电子媒介上撰写、修改文稿,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
(2)“三公”支出逐年递减。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相关规定,着力控制“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全年无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精减会议活动,减少会议费支出;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三)综合管理情况
1.政府采购实施情况。
按照《预算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政府采购计划,按规定做好备案工作。
2.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设置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统一登记、监督管理和维修。各科室是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并负责固定资产的保管和使用。同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开展了资产清查工作。
(1)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已将所有资产全部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系统。
(2)资产清查情况。启动全单位资产清查,并将资产清查结果上报了相关主管部门。
(3)资产报表上报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国有资产清查及报表上报工作。在资产清查结束后,已上报清查报表、清查工作报告等国有资产报表数据。
3.内控制度管理。2018年,我局抽派人力,根据本局实际,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从多方面规范了经费开支行为,严格审签制度,切实把控财务风险。同时,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确保财务整体的安全、顺畅,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4.信息公开。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工作人员按要求对2018年预决算、2019年预算信息进行了公开,确保公开透明。
5.绩效管理。通过对单位的工作和运营目标进行分解,设定各股室绩效目标,对股室和个人的绩效进行沟通、反馈、考评,从而将个人、股室与单位目标有机结合,提高单位整体绩效,促进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单位发展动力。
6.依法接受财政监督情况。按照财政部门相关要求,开展了2017年度财政监督检查的自查自纠工作,并报送了自查自纠报告及报表。
(四)整体效益
2018年,达川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区二届二次党代会及省、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12335”的年度工作思路,认真梳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面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1.党的建设工作持续强化。一是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加强直属党组织班子建设,对卫计系统各党组织如期进行了换届选举,认真开展了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清理规范了党组织关系,认真开展了表彰优秀、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2018年表彰优秀共产党员3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名,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加强阵地建设,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集党员教育、党员活动、宣传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建活动中心。二是思想建设不断强化。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分管责任、具体负责等相关责任人员,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三是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认真落实局党组书记、局机关党委书记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度,严格执行“四责五讲”、“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四是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强化对各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各项规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1+7”权利运行监督制度,并拟定实施“三重一大”决策及监督实施细则,推进“三同一体”权力阳光运行监督平台的使用。五是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深入宣传“12340”,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深入推进“廉洁细胞”建设,制定《开展“廉洁医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择优分批建设的原则,确定的9家单位先行开展廉洁细胞建设示范单位建设。全年处置相关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共计15件,先后对107名同志进行了提醒谈话,对18名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立案4件,结案4件,给予政务警告处分4人。协助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超过90天。六是“清源”行动、民情户户通、作风建设年等活动持续开展。“清源”行动中,先后诫勉谈话6人,提醒谈话107人,立案审查2人。“民情户户通”走访群众1160户、1635人,收集问题41个,解决问题18个。“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79次督查,排查线索0个,发现问题30个,约谈2人,已整改问题25个。七是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年初制定了全年帮扶工作计划,派驻驻村帮扶工作队3个,以股室为单位划定帮扶责任人,严格按照区委要求每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慰问,我局驻石梯磨山村第一书记获全区“十佳第一”书记称号。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一是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三家区级城市公立医院与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服务协议,并通过出台配套政策完善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35%-40%医保目录内非基药的政策,确保区域内就诊率89.5%。二是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截至目前,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基药总采购额达1.60亿元,其中基药集中采购1.60亿元,集中采购率100%。三是药械综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药械采购“两票制”持续开展,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成立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领导小组,强化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区级公立医院与药械供应商签订购销协议,对发现有回扣行为的医药企业,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黑名单,并取消其供货资格。四是医共体建设运行良好。全区共有2个医共体,区人民医院托管达川区堡子镇中心卫生院,区中医医院托管达川区双庙镇卫生院。两家托管医院通过在被托管医院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每月一次学术讲座,每月检查病历4次等方式,全面提升被托管医院综合实力。据统计,全年两家托管医院分别向两家被托管卫生院派出执行院长各1名,常驻康复理疗科医生各1名,派驻其他专业医务人员达100余人次。
3.医疗服务质量不断优化。一是扎实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对38个医疗机构开展了专项巡查。二是印发《达州市达川区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启动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将八项工作措施固化为医疗管理制度,创新优化十一项医疗服务模式。三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不断加强,分批次完成737家医疗机构静脉输注资质审核工作,对1971名医务人员开展了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权的考核及审核工作。四是医患关系持续好转。1—11月,共受理医患纠纷行政调解申请8 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4.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4.54万份,建档率达98.54%,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覆盖率100%,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巡查1404次,设置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955个。二是妇幼健康各项工作不断巩固,扎实开展全区爱婴医院区级复核工作,14家“爱婴医院”顺利通过了市级抽查考核,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10例,死亡率2.49‰,婴儿死亡6例,死亡率1.49‰,新生儿死亡3例,死亡率0.75‰。三是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有序开展,完成孕检3490对,完成率100.2%。四是慢性病管理逐步深入,聘用健康管理员65名,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深入人心,出台《达州市达川区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各类慢性病防治工作指标任务。五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93个,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7.2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0.20%,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六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持续开展。截至目前,选派70人参加全科医生(临床)转岗培训。
5.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开展“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年”活动,出台了《达州市达川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全面启动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实施了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了“十百千”工程,顺利通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区中医医院等级复核考评,5个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考评验收。
6.重大疾病防控扎实有力。全年无疫情及狂犬病例发生,传染病网络直报有序开展,艾滋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达川区景市镇中心卫生院等7家医院成功创建了AAA级预防接种门诊,一类疫苗全程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为93.05%,发放严重精神障碍监护奖励资金24万元。爱卫工作扎实推进,1个国家卫生乡镇,176个省级、市级卫生单位、卫生乡镇和卫生村(社区)迎接了上级专家组的检查验收。
7.计划生育服务不断强化。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8‰,符合政策生育达98.5%。一是扎实开展生育服务登记工作。全区共开展生育服务登记6960例,共发出《生育服务证》6070本。二是持续推进计划生育奖特扶工作。目前,全区累计享受奖特扶政策36931人,其中2019年全区累计受理新增奖特扶助申报2095人。三是流动人口管理持续开展。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入库219378人,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协查4726例,出具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89186人,电子婚育证明查验率98.87%。
8.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决胜年”活动。一是18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新改扩建脱贫达标建设全面完成,全区5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已全部达标,142个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每个村卫生室至少一名合格乡村医生。区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二周期)复核评审工作,区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创建二级甲等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全面落实“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和“先诊疗后结算”等医疗扶贫政策。据统计,全区累计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人次5.24万人次,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65.9万元;免收贫困人口院内会诊费1663人次,免收贫困人口院内会诊费140.77万余元;实施贫困户白内障复明手术123例,超额完成43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救助16217人次,发放救助基金235.46万元;医药爱心救助1019人次,救助金额28.51万元。三是贫困患者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自2016年实施健康扶贫以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94321人次,住院总费用28064.59万元,报销、救助住院费用26506.14万元,患者自付1558.45万元,仅占总费用的5.55%,极大地减轻了贫困患者经济负担。
9.卫计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一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共引进各级各类人才近126名。二是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建成了达川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机房,全面完成推广和统一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区人民医院开通了与华西医院的远程网络医疗服务,今年1-11月开展网络诊疗服务200余人次;达川区中医医院与华西医院建立了远程培训和教学,年培训6000余人次,使“互联网+医疗”更好地服务于民生。三是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10月31日,组织参加了达川区2018年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11月初,协助区公安分局开展了防恐打黑医疗救助应急演练。据统计,2018年全区43家医疗机构开展应急预案演练45起。四是医疗废物处置体系基本建成。全区管辖医疗卫生机构872家,产生医疗废物医疗机构863家(另9家中医个体诊所不产生危险性医疗废物)基本实现了医疗污水处理后排放。截至目前,与达州佳境医疗废物处置公司签订集中处置协议的单位257家,建成标准医疗废物暂存间81个,使用污水处理系统机构数81家。五是安全信访工作扎实有力。全年共处理各类信访件达113件,处理回复率达99%。全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无进京、赴蓉和越级上访、非访、集访发生。六是扫黑除恶工作全面开展。制定了全区卫计系统扫黑除恶实施意见,成立了扫黑除恶治乱专项领导小组,严厉打击“医闹”“医贩”“医托”等乱象。七是依法治理卓有成效。2018年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法院裁决复议案件中,无一败诉案件。全年共审查行政处罚案件46件,提出法制审查意见46份,提交局案审委合议14件,审查项目建设合同20份。八是宣传工作持续开展。开展了2018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参加了全市首届“大美医者”和“大爱医院”的评选活动,1人获“大美医者”称号,4人获“大美医者”提名奖,2家单位获“大爱医院”称号,3家单位获“大爱医院”提名奖。报送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进宣传线索”1条、省卫生计生文史资料4份。编印了《达川卫生计生》7期153条,在《健康达川》发布信息68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信息15条。处理网络舆情5条。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总体看,我单位预算编制及执行决算较为准确,支出管理较为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较完善,部门整体绩效较好。部门支出绩效自评得分为97分。
(二)存在问题
2018年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预算支出压缩,借用人员及临时工公用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行政运行资金较为紧张。同时,由于工作任务日趋繁重,下基层督促及指导检查工作量逐年递增,公务用车被叫停,相关措施未及时启动,无车可用或私车公用等现象突出,用车费用报销欠规范。建议财政采取相应措施保留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并解决借用人员及临时工公用经费。
(三)改进措施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将进一步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加强单位内部机构的预算管理意识,科学规划预算编制的精确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内部预算编制的审核和预算控制指标的下达,尽量减少预算资金的调整、结转和结余的情形。
2.强化财务管理岗位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财务管理和项目资金督导检查,堵塞漏洞,有效规范财务行为。同时,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开财务检查,并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有效规范财务运行。
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纪律和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贯彻落实到位,做到精细化管理。
达州市达川区卫生健康局
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