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柑橘潜叶蛾的防治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19-07-30
点击数:

柑橘潜叶蛾又称绘图虫和鬼画符,是柑橘新梢期的重要害虫。柑橘潜叶蛾成虫主要在新抽生的1-3厘米的嫩梢新叶上产卵,幼虫孵化后潜入柑橘新梢嫩叶表皮下取食,取食叶肉,掀起表皮,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导致新叶呈现卷缩、硬化状,使叶片脱落,新梢生长不实,从而影响树势及来年开花结果,以夏秋梢危害相对较重,重者秋梢被害叶率可达100%。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9至10代,7至9月为虫口发生为害高峰期,以柚类、柠檬、蜜柑、甜橙等品种受害最重。潜叶蛾在为害时常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于诱发柑橘溃疡病的发生为害,同时,也给红黄蜘蛛、粉蚧、盾蚧等害虫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

受前期持续降雨天气影响,温湿度适宜,极有利于柑橘潜叶蛾重度发生和为害。据我站性诱监测调查,今年柑橘潜叶蛾成虫发生量大,7月单枚诱芯累计诱测成虫894头,7月中旬初潜叶蛾成虫进入盛发期,7月下旬末进入成虫诱蛾高峰及产卵高峰期,部分苗圃落卵株率达90%以上。为此,各柑橘生产区要注意及时加强科学管理,抓好害虫的防治,减轻其为害损失。

防治方法:

1.理化诱控,减少虫源。在成虫发生期,于柑橘树冠范围内,每亩园地悬挂含有柑橘潜叶蛾诱芯的黏胶型诱捕装置3至5套诱杀成虫,可有效减少田间落卵量及虫口基数。

2.抹芽控梢,适期放梢。抹芽控梢,避过成虫产卵高峰期,减少虫源是防治潜叶蛾的最有效的根本措施。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及时全部抹除处理田间过早抽发不整齐的嫩梢,去零留整,去早留齐,一周以后产卵低峰期及时施速效肥,统一放梢,促抽梢整齐,降低虫口密度。

3.药剂保梢,保护天敌。苗圃和幼树在嫩梢长3毫米左右的产卵高峰期及时喷施第一次药,以后隔5至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成年树在放梢后7至10天,新梢芽长3毫米或虫卵叶率达3%以上时开始喷药。药剂可选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或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或20%甲氰菊酯2500倍液等,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防幼虫以晴天午后用药为宜,防成虫以傍晚施药为宜,施药时快速重喷嫩叶嫩梢和树冠外围,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