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治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中,达川区教科局着力构建“23310”制度体系,为教师划红线,让教师守底线。
2个“承诺
印发《达川区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方案》《达川区教科系统“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主体,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同步建立公开承诺制度,学校向社会公开承诺,教师向学校和家长公开承诺,将承诺内容公示在校门口、宣传橱窗等醒目位置,接受监督,营造拒绝有偿补课良好氛围。
3个“访”
印发《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大接访”“大督查”“大整改”活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工作的通知》,督学责任区和学校主动开展群众约访,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在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全覆盖筛查“体检”,周密排查有偿补课情况。
建立局领导、机关股室开门接访机制,信访举报线索第一时间移交区纪委驻区教科局纪检组、监察室开展调查,“一追到底”,切实发挥好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
组建9个督查暗访组并邀请家长开展明察暗访。紧盯晨读前、午休、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瞄准校外培训机构等易发地,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常态性督查暗访,收集线索并逐一调查核实。
3个“公开”
印发《达川区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公开举报电话,全区学校均在醒目位置公开举报电话0818-2675166,并在显眼位置悬挂宣传横幅,设置了专项举报箱。
公开举报要点,通过微信、QQ、短信等多种形式,公开举报要点。补课时间、地点及人员(录音录像,短信记录,微信、QQ聊天记录);补课内容(录音录像,拍照图片,补习资料);补课场景(录音录像,拍照图片);交纳补课费(录音录像,拍照图片,转账记录、缴费收据等)。将收集固定证据这一核心内容贯穿调查处理全过程。
公开典型案例,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在社会上形成强大震慑,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取信于民,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10个“严禁”
出台《达川区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十严禁”》,将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纳入学校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风问题。(邓小溪 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