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石府〔2019〕130号
达州市达川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达州市达川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川区精准帮扶“大走访”活动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工作安排(达川脱贫攻坚办〔2019〕22号),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结合央视曝光的宣汉问题,及时组织“大走访”主体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走访时间、走访对象、走访内容和走访步骤,强化走访职责,落实走访责任。经过经半个月的精准帮扶“大走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走访资料,完成了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采集及审核等工作,现将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简要报告于后: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机构,组织培训
1.成立石桥镇精准帮扶“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为了高效、有序开展好本次精准帮扶“大走访”活动,圆满完成走访任务及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采集及审核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段和聪为组长;镇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和各帮扶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成员、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为成员的精准帮扶“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扶贫办,负责本次活动的资料印发、资料收集、信息核对、数据审核、疑难解答、沟通协调及情况汇报等工作。
2.组织走访主体召开培训大会。4月15日上午,我镇召集了各帮扶单位负责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三职干部和部分帮扶责任人在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培训大会,会上任小强镇长通报了央视曝光的宣汉问题和本次走访活动的工作要求、职责任务及组织纪律等,及镇扶贫办主任何荣就本次“大走访”活动的时间、对象、流程等做了详细安排和部署,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任德君就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下载安装、操作步骤和信息采集的标准和要求等进行了操作培训,明确了“大走访”贫困户调查表、已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情况、“大走访”贫困村调查表、村产业扶贫带贫信息录入、村消费信息录入、已退出贫困村达标情况、非贫困村基本情况表等表册内容的使用说明及填写规范、完成时限及收集上交的注意事项。同时,会上要求各帮扶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帮扶责任人进行相关操作培训,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信息采集及信息录入工作。
(二)入户走访,以核带采
1.完善非贫困村第一书记信息。根据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操作要领,我镇在PC端完善了全镇13个非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的信息采集及录入,为下一步非贫困村第一书记采集所属村的基本情况奠定了基础。
2.帮扶责任人走访贫困户。各帮扶责任人按照镇扶贫办下发的“大走访”调查表于4月17日至20日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一是按照要求核实贫困户2018年的基础信息和帮扶信息,并将核实的错误信息收集归类填报在附件1和附件2上;二是在核实贫困户2018年信息的同时,开展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采集工作。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将贫困户的住房、饮水、产业及帮扶成效拍照上传;三是宣传推广贫困户查询二维码。
3.驻村工作队和非贫困村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一是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分别按照镇扶贫办下发的“大走访”贫困村调查表和非贫困村基本情况表,分别对所派驻村2018年的基础信息和帮扶信息逐项核查核实,并将核查核实的错误信息及采集的村情信息填报在附件3、附件6和附件7上;二是采集所派驻村的通村路、文化室、卫生室及帮扶成效等信息,并按要求及时上传;三是采集派驻村2018年产业扶贫带贫信息和2019年第一季度消费扶贫信息,并据实按要求录入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
4.审核签字,上交走访资料。一是各村第一书记严格把关帮扶责任人采集的走访信息,并签字确认;二是各村第一书记将帮扶责任人采集的贫困户信息收集归类上交镇扶贫办。
5.按时完成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采集任务。截止4月30日,我镇“户帮扶成效采集”、村“产业扶贫采集”、村“消费扶贫采集”、“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户的农户采集”等各项指标均按时按质完成信息采集任务。
(三)纠正错误,完善系统
1.修改国扶系统基础信息。根据帮扶责任人走访核实的2018年贫困户基础信息,我镇共修改并完善2018年贫困户基础信息600余人次,补充并收集2019年贫困户动态信息50余条。
2.纠正并修改帮扶信息。根据“大走访”、“大排查”、“大落实”的工作要求,我镇及时纠正并修改部分帮扶信息,调整帮扶责任人34人次,纠正系统错误帮扶信息127条(含隶属关系、结对单位、帮扶时间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户信息采集不够精准
主要体现在部分外出贫困户、小额信贷户、老人户等的产业信息采集不够精准。受诸多因素影响,帮扶责任人在对这几类贫困户的信息采集过程中,难以形成有共识、有特色、能体现贫困户脱贫意愿强烈的照片资料;另一种情况的信息不精准主要表现在贫困户的帮扶成效方面,尤其是常年在外务工的贫困户,很难采集到反映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的、有代表性的照片资料。
(二)小额信贷户年度收入不够精准
根据小额信贷的使用规定,贫困户的小额信贷资金只能用于发展种养殖业。为此,其年度收入明细必然会发生生产经营性收入,然而很多帮扶责任人在入户走访核实贫困户2018年度收入时没有顾及前后逻辑关系,导致部分小额信贷贫困户的经营性收入为0,与扶贫政策相悖。
(三)贫困户脱贫措施信息不够精准
贫困户的脱贫措施信息与该户的年度收入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部分帮扶责任人在走访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听从贫困户个人的口述,未深入地与村委、镇级有关部门沟通查询,或者未综合考量所有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致贫原因及现实情况等,从而导致脱贫措施与年度收入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也经不起逻辑推敲和时间检验。
(四)村级消费扶贫采集不够精准
尤其是线下采购,涉及范围广、种类多,资源分散、统计困难,加之部分贫困户顾虑太多,配合程度不够,使得消费信息数据采集难以精准。另外,采购单位也比较保守,更多的则是以个人名义采购。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石桥镇党委、政府要以本次“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高度重视贫困户的基础信息和帮扶信息,再次精心组织,统筹力量,按照“四合一”要求,逐村逐户更新并完善贫困户帮扶手册、收支台账、明白卡等资料信息;更要以央视曝光的宣汉问题为教训,扎实开展问题整改,进一步对标补短,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全镇脱真贫,真脱贫;要以“大走访”“大排查”“大落实”八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强化自我检查、查漏补缺,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确保脱贫攻坚政策深入人心,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反馈问题务实整改。
(二)确保数据质量。石桥镇扶贫办将进一步对本次走访的贫困户基础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全面审核,对数据前后逻辑不清、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将敦促村社干部、相关帮扶单位、涉及帮扶责任人再次入户调查核实,确保贫困户的所有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同时,结合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采集情况,加强数据审核,强化逻辑关系,确保工作扎实,过程务实,结果真实。
(三)畅通诉求渠道。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各类焦点难点问题逐渐显现,舆情舆论及群众诉求会越来越棘手难办。为此,我镇对群众反映的扶贫领域的各类问题诉求、意见建议,要高度重视,强化疏导,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不设门槛,不给眼色,并及时建立问题台账,以问题为导向,强力推进信息畅通、政策公开,妥善处置有关矛盾纠纷,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四)稳定脱贫增收。要围绕“有土”扶贫和“离土”扶贫的主体,大力培育脱贫富民产业,“有土”扶贫要因地制宜,鼓励发展花椒产业、生态养殖和莲藕种植,放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确保农户致富增设;“离土”扶贫要因人制宜鼓励群众走出大山、多方创业,使其离开得有尊严、有保障、能致富,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同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如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建立扶贫培训基地,狠抓劳务输出培训,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基地源源不断地将他们推荐到省内外企业务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作为帮扶部门和帮扶责任人,也应尽量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办法,提供信息、技术,协调各种关系,有条件的可从资金、物资上给予适当扶助。不要搞成法定的供养关系,承包到底。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人民政府
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