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三工委发〔2019〕7号
各村党支部、社区党委,各村(居)民委员会,街道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推进全街道“五治”工程,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结合街道实际,特制订《三里坪街道“五治”工程考评细则》,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三里坪街道“五治”工程考评细则
中共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工作委员会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三里坪街道办事处
2019年1月10日
三里坪街道“五治”工程考评细则
一、考评对象
辖区各村、社区。
二、考评原则
“五治”工程考评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奖优罚劣、注重实效原则。
三、考评内容
“五治”工程考评内容共涉及六个方面,包括各村、社区“五治”工程整体推进和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五个专项治理,共23项目标任务。
(一)落实城市管理建立街(路、巷)长责任制,加强责任区沿街(路、巷)群众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受理群众环境问题投诉,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台账,及时向上级路段街长报告需要协调解决事项,协调配合城管执法人员、公安和交通警察开展执法活动。
(二)加强城中村 “四清六治”环境卫生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村民和村干部对所在村的院坝村落、房前屋后、室内室外、阴阳地沟、河道沟渠、塘库堰、田边地角、绿地、空地、景区、厂区、公路边坡、田头地块、公共场所、办公场所等生产、生活区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秩序的垃圾、污水、杂物、残垣断壁以及乱摆乱放、乱泼乱倒、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综合整治。
(三)对倒闭、破产、改制企业办公楼院、职工生活区、棚户区、工区厂棚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现象开展专项整治,并加强环境卫生监督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对企业办公楼院、职工生活区及工区厂棚的“垃圾堆”、“废土山”、“臭水沟”等环境卫生“老大难”问题进行整治。
(四)完善居民小组、单位庭院、物业公司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制度。
(五)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和干部职工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辖区内卫生死角、屋顶雨棚、陈旧垃圾、街、路、巷、小区楼幢的“牛皮癣”广告;清理乱堆乱放杂物;清扫花台树池垃圾,保持房屋外观整洁,小区和办公场所干净、路面平整、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垃圾收集容器清洁。
(六)治理辖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码、建筑弃渣、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喷乱涂、乱扔乱倒、乱泼乱倒等突出问题。
(七)加强日常巡查,落实市容环境管理“门前双三包”责任制。
(八)按照“建改结合、疏堵结合”的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坚决取缔骑门摊、游摊和马路市场,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
(九)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在不影响城市容貌秩序前提下,配合相关部门适当适时设置时令果蔬、花卉等临时摊区和“五小”便民摊点,限定区域、限定时段、限定经营品类,实施规范管理,禁止越位、超时经营行为。
(十)严格执行《达州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清除各类“牛皮癣”广告。
(十一)加强辖区违规饲养犬只、敞放畜禽的管理。
(十二)规范设置便民张贴栏。
(十三)治理居民小区内的污水横流,清掏化粪池。每个社区不得少于15口。
(十四)清理河面漂浮垃圾,保持河堤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十五)在醒目位置设置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岗位责任公示牌。
(十六)建立卫生管理制度,与保洁人员签订保洁责任书,建立卫生台账。
(十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辖区内街道、广场、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组织的群众性健身娱乐活动中使用音响器材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噪声污染行为,协调解决专项整治行动涉及的矛盾和问题。
(十八)制度建设完整、规范。
(十九)无群众来电投诉。
(二十)积极、主动、及时完成临时性、突击性“五治”工程任务。
(二十一)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解决处理“治水”中的相关问题。
(二十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辖区内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二十三)积极协助配合其他部门做好“五治”工程方面的其他工作。
四、考评方式
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专项督查与常规督查相结合、主动督查与受理投诉举报相结合、新闻媒体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由街道办事处城管办会同街道纪工委办公室,按“五治”工程考评内容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各村、社区进行考评。
考评实行100分制,分为三个部分,实行综合评估方式。
(一)贯彻执行党工委、办事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情况。(30分)
三里坪街道“五治”工程的日常工作由办事处城管办具体负责,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以及城管办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安排的工作,各村(社区)必须严格执行,凡没按要求落实的一次扣3分。
(二)村(社区)开展“五治”工程情况。(60分)
城管办每月采取集中检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各村(社区)“五治”工程进行检查和综合考评。本部分共计60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五治”问题整治情况。(40分)
堆码物一处扣0.2分;牛皮癣一处扣0.1分;空中垃圾一处扣0.3分;白色垃圾一处扣0.1分;花台垃圾一处扣0.2分;建筑垃圾一处扣0.3分;卫生死角一处扣0.2分;垃圾未及时清运一处扣0.5分;禽畜敞放一处扣0.2分;污水横流一处扣1分;布幅广告一处扣0.2分;无“门前双三包”责任书的门市一户扣0.1分(社区无底根);未落实街(路、巷)城市管理综合台账扣0.2分;无卫生台账每次扣0.5分。未按规定清掏化粪池每少一口扣1分。
2.制度建设:各村、社区每半月“五治”工程开展情况汇报;每月5日前上报本月“五治”工程计划;每月25日前向城管办书面上报本月“五治”工程推进情况。(10分)
凡缺失一项,每项扣1分。
3.配合区级部门工作情况。(10分)
各村、社区要积极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开展“五治”工程工作,凡采取消极、推诿等方式不履行职责,一次扣3分。
(三)接受市、区督查及媒体监督情况。(10分)
凡被市、区级白、黄、红牌通报批评的村(社区),一次扣5分,被市、区级通报表扬一次的,一次加5分;被媒体曝光的村(社区),一次扣3分。
五、结果运用
(一)奖励
(1)集体奖:根据年终目标考核得分情况对“五治”工作的先进村(社区)进行表扬。村、社区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个人奖:根据全年日常工作情况,村、社区共评选6名先进个人。
(二)惩处
(1)在每月考评中,排位倒数第一的村(社区)应于次月10日前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作书面说明并报告整改意见。
(2)在季考评中,排位倒数第一的村(社区)主任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作书面检查,并给予“五治”工程白牌警告。
(3)在年终考核中,排位倒数第一的村(社区)书记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作书面检查,并给予“五治”工程黄牌警告,且取消该村(社区)评先评优资格。
(4)对于“五治”工程中督查到且限期整改的问题,第二次督查中再次发现同一个问题则罚款200元,第三次再发现同一个问题则要对村(社区)主要领导问责。
(5)被市、区通报结果惩处:凡是被市、区级通报批评每次处罚款300元;凡是被市、区媒体曝光每次处罚款200元;凡是被市、区白、黄、红牌通报的,每牌罚款500元。当月考评后,纳入加减分,得出最终排名。
六、附则
本细则从2019年2月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