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石委〔2018〕141号
区委组织部: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在村级党组织实施“发家计划”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的通知》(达川组通〔2017〕133号)文件精神,我镇广泛动员,在20个行政村逐步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集体经济概况
我镇近年来坚持以“产业强村”为导向,采取综合措施,拓展发展渠道,加强规范管理,创新体制机制,连续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措施,村集体经济总体呈现了稳定发展态势。一是集体经济培育初见成效。2017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0余万元,村均收入达1.5万元。经济薄弱村转化成效明显,40%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0元。二是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我镇在贫困村扶持、财政奖补、帮扶结对等方面拿出了具体举措。2017年实施“发家计划”以来,围绕贫困村脱贫摘帽及部分发展潜力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非贫困村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资金扶持政策。成立驻村工作队,以第一书记为重点多层次帮扶,共同协调解决联系村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村级组织更好发展。三是发展途径得到拓展。专合社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渠道,村级闲置资产通过更新改造、整合使用、承包租赁,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部分村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提高存量资金效益。此外,还通过出资入股、土地林地使用权租赁等多种方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进一步拓宽。四是监督管理日趋规范。完善出台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村财镇管会计代理制,实现会计核算镇村联网。积极探索“三资”管理新模式,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二、困难和问题
我镇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向好,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村发展差异大,2017年,全镇20个村的集体收入平均值为1.5万元,有14个村未达到平均值。其中,稳定收入最高的村为6.5万元,最低的为零。二是收入结构不合理。稳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低,收入渠道来源较为单一。绝大部分为资金入股及房屋出租等物业经济收益,稳定的、内生性的增长机制仍未形成。三是村级负担日益增大。各类用于环境卫生、五水共治、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的刚性支出逐年增加。各村之间攀比自添压力。出于面子和平衡需要,盲目上马产业项目,额外负担不断增加。四是发展动力仍显不足。思想意识重视不够,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村级班子普遍缺乏“经营”理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办法、新途径仍不够多。五是政策扶持不够精准。在扶持导向上,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激发上有待增强,部分扶持项目重点不够突出,用力分散、聚焦不足,个别存在落地难、产出率低等问题,没有达到扶持政策最大化利用。六是集体经济管理仍需规范。个别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村级组织没有很好发挥职能作用,对村民应该承担的费用实行大包大揽,没有很好调动村民参与性。同时,村干部队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发现的问题,增添措施一是建立完善责任机制。建立完善分析研判机制、统筹协调机制、结对帮扶机制。深化部门帮扶、村企结对、强村带弱村等制度,有效发挥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作用,帮助解决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二是强化发展动力。把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源动力来抓,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方式,加大开源节流力度,强化集体经济政策保障。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对于村级重大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五公开”,提高村级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建立完善村级债务监控、防控机制,严禁盲目举债搞建设,严格审核把关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继续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到年度考评内容。
中共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委员会
2018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