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府发〔2018〕14号
为进一步抓好“川凤”牌米城大米优质稻发展,打造“川凤”牌米城大米特色品牌,提高“川凤”牌米城大米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根据区委办2015年1月7日《“米城”大米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纪要》、《关于2015--2017年米城大米发展的实施意见》(达川府办【2015】24号)、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1月8日《关于解决达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遗留问题和米城大米项目发展相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和《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局关于2017年“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罐子乡2018年“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实施方案。
一、实施地点
达川区罐子乡4个贫困村和4个非贫困村。
二、实施内容及规模
(一)生产基地布局
我乡2018年“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规模共计5650亩,需要订购种子2970公斤。在生产基地内,计划平均亩产达到535公斤以上。其中高石口村、峰顶山村、太白村、金坛罐村建立1000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核心区峰顶山村100亩、太白村100亩。在金坛罐村、重胜寨村、峰顶山村建立500亩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二)试验示范及高产攻关
由乡农技站在金坛罐村建立面积2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优质稻品种高产创建攻关点。
(三)基础设施建设
由乡人民政府向上争取项目和自筹资金,在太白村、峰顶山村、重胜寨村、金坛罐村、和平村、碉楼村等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具体规划,整治维修山坪塘、灌溉渠道,新修(维修)机耕道及田间生产道路、调整田型、新建提灌站等,达到形成三网(田网、路网、渠网)健全、灌排方便、旱涝保收。
(四)收购加工及品牌打造
由乡农技站配合区农业局相关单位,制定“川凤”品牌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川凤”牌米城大米的宣传,以粮食龙头加工企业——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形成靠知名品牌开拓国内大米市场的局面,增强“川凤”牌米城大米生产及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加快实施品牌管理工作;协助和指导生产和加工企业创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品牌;支持和鼓励生产和加工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和参加农博会、展销会和电视等平台,加强“川凤”牌米城大米品牌宣传,突出品牌效应;积极构建“川凤”牌米城大米营销渠道,迅速、及时、有效地提供市场信息。
三、资金来源及概算
“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资金为区财政预算投入。
(一) 生产基地发展
1、高产展示区:在项目实施村社生产基地推荐种植优质稻品种宜香优1108、宜香优4245等品种,优质稻高产展示区由区财政给予每公斤优质稻种子35元的补助,按照2017年种子补贴方式给予拨付种子补贴资金。乡财政每公斤种子补助10元。
2、高产攻关示范片:在金坛罐村建立20亩高产攻关片;示范片种子、肥料、农膜、农药、劳务、抗旱、差旅费用、农技站工作经费等投入,共计3万元。
(二) 品牌开发投入
我乡应以“川凤”大米为主导品牌,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整合品牌资源。支持优质米生产加工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基地及产品认证,品牌营销(品牌包装设计制作、网络宣传、电视广告拍摄制作播放、其它媒体宣传等)宣传、户外广告牌等;支持加工企业抓好生产基地优质稻收购,收购资金贷款贴息按区委、区政府相关龙头企业贴息方案给予贴息。
(三)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培育
对规划种植区域内购买单台套补贴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农业机具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给予购机补贴。每台套政策规定的各项补贴累加金额不超过购机金额的50%。
(五)绩效考核
对4个贫困村和4个非贫困村8个村和乡农技站等相关单位,按照工作开展情况予以适当工作经费支持,用于“川凤”牌米城大米优质稻发展所需。考核相关内容见附件二(2017年“川凤”牌米城大米项目绩效考核指标评分表)。
四、项目实施进度
(一) 落实种植面积。由乡农技站指导和全乡各个村落实优质稻种植面积,逐户田块统计,登记造册,于2018年3月5日前报区种子站。
(二) 落实种子及配套物资。根据2018年由区农业局专家组和中种集团绵阳水稻种业有限公司洽商后,为项目实施区域推荐种植优质稻品种为宜香4245等品种。由各村社预定水稻品种和预交种子款,直接与供种企业洽谈购买种子。
(三) 加强技术培训。由乡农技站要按照农时季节,积极组织村社干部、农民,开展优质稻种植技术培训,重点搞好旱育秧、规范化栽植、病虫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培训。
(四)及时申请检查验收。由乡农技站先提出验收申请,请求区农业局,组织区种子站、农技站等单位人员,对项目实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验收。申请验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2月20日至3月10日进行,主要检查项目实施村社分户面积花名册及张榜公布情况;第二次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主要检查优质稻栽插面积落实情况;第三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进行,主要检查优质稻高产示范产量达标情况。
五、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领导小组,乡长廖祥龙任组长,分管副乡长肖俊峰任副组长,乡财政所、水务站、农技站等单位负责人和各村的村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技站站,孙胜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川凤”牌米城大米优质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好宣传发动,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绩效考评。同时,成立“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技术指导小组,周伯泉任组长,邹菊、陈杰等农技人员为成员,负责“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二)明确工作职责
乡农技站站负责“川凤”牌米城大米发展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乡文广站抓好宣传工作,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的划拨及使用监督,乡纪检监察室负责对整个项目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农技站负责抓好技术指导,病虫害发生监测预报及病虫防治技术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配合搞好主推优质稻品种的订购,确保种子质量,各村委会负责组织宣传发动,及时收取种子预订款。
(三)落实技术措施
一是主推优良品种。主推宜香优4245、宜香优1108等优质品种。二是及时播种育苗。高产攻关及标准化示范区于3月15日至20日完成育秧播种,其余区域在3月20日至25日完成育秧播种。三是抓好规范化栽培技规要求栽插。按照30 cm×15cm(等行单株)、30 cm×20cm(等行双株)的规格规范化栽植。四是落实配方施肥。重施农家肥,亩用40%水稻配方肥或45%复合肥35-40kg+尿素10kg作底肥,看苗追施尿素或复合5-15kg,巧施拔节肥,慎施穗粒肥。五是抓好病虫防治。突出抓好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防治,后期重点抓好两迁害虫的防治。六是搞好收获、晾晒和储藏。避开雨天,分品种收获。脱粒风干,分品种储藏,防止鼠、虫危害和霉变。
六、工作协调机制
(一)各项目实施村社要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要求,组织建设本区域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和高产创建示范区。乡农技站做好优质稻高产创建攻关示范点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和测产等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开好技术培训会、现场会,编制技术方案,加强档案管理等工作;乡政府做到有保障措施、有管理制度、有专题会议、有激励措施等。
(二)乡农技站负责组织邀请上级农业推广单位和专家大力推广水稻节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
(三)乡政府牵头,会同区农业局、区农委、区科技局、区供销社、区粮食局、区国土局、区扶贫移民局、区水利局等“川凤大米”项目实施相关责任单位,通过项目整合、示范带动、项目拉动和资金投入等措施,抓好以“川凤大米”优质水稻生产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基地建设,使基地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不断推进标准化、水利化、农机化进程,提高优质水稻生产的整体水平。
(四)由乡政府与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动衔接、沟通,建立多形式、多角度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优质水稻订单生产、收购,优质水稻订单收购价按同期市场价高0.1元/斤及以上,力争完成订单收购稻谷500吨以上,实行分品种收储、加工、包装、销售等制度,并强化农产品流通,努力开拓“川凤大米”的市场空间,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
(五)乡政府配合区农业、商务、食药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加强市场整顿与监管力度,清理、规范现阶段“米城大米”多、乱、杂等现象,为“川凤”牌米城大米产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达州市达川区罐子乡人民政府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