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木子乡关于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及“四区建设”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2017-12-15
点击数:

​木委〔2017〕51号

 

区委农办:

根据《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委办公室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2017年度“产业强区”实行目标绩效管理的通知》(达川委办发【2017】43号)文件精神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党、政班子成员认真研究,现就我乡2017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及2018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7年工作情况总结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乡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39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农民人均收入1063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

(二)工业投资继续提升。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全乡拥有企业4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15家,解决剩余劳动力750余人。

(三)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规划打造明月江乡村旅游带。全乡粮食播面17991亩,粮食产量达到8030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000亩,没有发生1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结束。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共发展塔罗科血橙4900亩、花卉、苗木600亩、香椿500亩、柠檬150亩、水产养殖500亩。

(四)产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攻坚。党委政府坚持“输血”“造血”两手抓,全力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换穷业、挪穷窝”。 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作为工人、水口两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立足点,确立了“做大种植业、拓展养殖业”的发展思路。工人村发展了塔罗科血橙1200亩,水口村发展塔罗科血橙300亩、花卉、苗木350亩、堰塘养鱼60亩、天王牧业养猪2000头。全乡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涉及9个村65户202人,预计12月底全部搬进新房。2017年,全乡共有621户1951人贫困人口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三有”标准,人均纯收入均能超过3300元,均顺利脱贫。工人、水口村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2%、0.7%,均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

(五)新农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聚居点打造初步成型。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文明村乡创建为抓手,我乡长溪、天马、杨柳村创建为区级“四好村”;内口村、高东村创建为市级“四好村”;四岩村创建为省级“四好村”。目前四岩村居民聚居点已修建住房38户,入住36户。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安装路灯15盏,自来水主管道安装全面完成,正在修建一口山坪塘,完成道路硬化1.5公里,正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六)大力推进畜牧业和林业产业建设。狠抓了动物防疫工作,我乡加大了防疫经费的投入,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消毒面达100%。没有发生一例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了林权确权颁证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宣传水利政策法律法规。狠抓了防汛抗旱工作,制订了防御预案,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维修整治塘堰10口,渠道清淤12.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6处。完善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八)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年共开展10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场镇摆鼓凼大规模清污2次,整治排污管道2.3千米,新建化粪池3口,关闭养殖场3家,制作宣传标语80副,圆满完成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

二、2018年工作计划

(一)2018年目标任务

1.全乡地方生产总值保持8%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10%;

2.加快城市新区建设,编制摆鼓凼整治及污水处理站修建工程方案;

3.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做好预脱贫户准备工作,保证其顺利脱贫,防止已脱贫的贫困户返贫;

4.继续实施病险山坪塘整治;

5.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

6.打造“赵-双-木”和两个贫困村两大乡村旅游带。

(二)2018年计划完成的具体工作及措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城市新区、产业重乡”两大定位,强化“党的建设、脱贫奔康”两个统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木子而努力奋斗。

1.狠抓城乡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木子新城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场乡配套功能,提升村社道路通行能力。加快村社道路提档升级。坚持村社道路扩大覆盖面和提档升级并重;拓宽村道路10公里,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系数和质量水平。加快高东、工人等村40余口病险山坪塘整治,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抓好幸福美丽新村聚集点建设。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建设理念,继续打造幸福美丽新村。

2.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跨越发展。围绕“产业强乡”建设,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做好大春、小春农业生产,保持粮食播面,稳定粮食产量。大力推进“六权同确”,积极鼓励引进大业主、大企业成片推进土地流转,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二是全力推进现代工业发展。抢抓区委推进南部片区发展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示范园区。坚持大小微企业并举,大力发展无污染、劳动力密集型手工业,引导支持木子竹篾编织品、玩具厂、酒厂、大米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工人作业环境。三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场乡农贸市场建设,打造零售业商业平台,改变“以街为市”的杂乱环境。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培育发展农村商贸服务业。四是打造“赵-双-木”、旅游扶贫两大乡村旅游带。升级打造金润园专业合作社,完成长溪村现代农业花卉、苗木产业园一期建设;以“赵-双-木”为依托,将工人、水口连片打造乡村旅游带。五是加大文化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乡文化综合体、青少年宫和木子博物馆。

3.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2018年全年目标任务,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完善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帮扶力量到岗到位,不断向脱贫奔康的最终胜利迈进。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实抓好脱贫攻坚。按照“六个精准”“六个一批”要求,认真落实脱贫规划,加快推进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和医疗保险和救助脱贫、教育脱贫、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五大重点,探索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二是繁荣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区域文化中心建设,深度挖掘廉政文化,推动历史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等蓬勃发展。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九大民生工程”相关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加强低保、五保日常动态管理,确保惠民政策落实阳光、透明、公开。

 

中共达州市达川区木子乡委员会

达州市达川区木子乡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1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