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发[2017]5号
各村委会、乡级相关部门:
大春生产是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和关键点。抓好大春生产,夺取粮食丰收,促进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2017年大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思路,落实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以稳定粮食播面、调整粮食结构、运用先进科技、力抓提质增效为发展要求,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再上新台阶。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培育大产业、经营大品牌、面向大市场”的战略方向,按照“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畜牧业,协同发展林产业”的总体要求,走“重点突破、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017年大春生产的基本目标:大春粮食总播面积17991亩,实现粮食总产8030.8吨,其中:水稻9938亩、总产5019吨;玉米4326亩、总产1925吨;红苕1620亩、总产527吨;洋芋1636亩、总产461吨;高粱175亩、总产51吨;豆类296亩、总产48吨。
二、突出重点,抓关键
(一)多举措确保大春播面。一是严守耕地红线,严禁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严禁耕地撂荒。二是及时兑现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三是积极搞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代耕助收服务组织。四是积极推广“菜-稻-菜”、“马铃薯-玉、豆、苕-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推广杂糯间栽、增间杂豆等种植。大力发展优质水稻,高油、高产玉米,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以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二)引进先进技术入户到田。一要重推良种抓优质,水稻推选:川优6203、内5优306号、泸优908等;玉米推选:贵玉2号、中单808、华试919等;红苕推选:南薯88、南薯98等。二要适时播种,水稻在3月15日前播种结束;玉米在3月10日前播种结束;红苕在3月20日前播种结束;豆类在4月底5月10日前播种结束。三要选择好播栽方式,水稻育苗旱育秧和旱育抛秧,大田生产推广宽窄行条栽实行(9+7)x5寸栽培、等行双株(30x25)厘米或单株(30x15)厘米栽培;提倡嫩秧早栽,力取在4月底栽完冬水田,5月20日栽完两季田;玉米推广肥团育苗,双株错窝定向移栽,大棒型玉米确保基本苗在2800--3000株,紧凑型玉米亩植3500—4000株;红苕在6月10日栽完。
(三)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按照“百亩攻关、千亩示范”的要求,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综合防治等实用增产增收技术,在烂桥、内口、长溪、天马等村连片整体推进水稻高产创建4000亩,在烂桥、内口两个村创建水稻高产核心示范片500亩;在狮王、内口两个村创建玉米核心示范片200亩。
(四)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一是注重抓早避灾。重点把好育秧和移栽关,全乡水稻在3月15日前育苗,4月下旬移栽;玉米在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移栽,提倡乳苗栽植;红苕在3月中旬增温育苗;二是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水稻螟虫、玉米螟虫、"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蔬菜食叶害虫、疫病等重大病虫害。三是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要认真落实抗旱、防灾减灾措施;四是积极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科学预防洪涝、旱灾、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大春生产带来的损失。
(五)增强农作物耕种机插机收水平。全面落实中、省、市、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推广农业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营造良好氛围。力争全乡2016年机耕、机收面积达到8500亩,降低大春生产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成本,为大春生产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强化组织保障狠抓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乡成立以乡长侯旭霖同志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张春同志为副组长,其他领导、财政所、农技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农技站业务人员为主的农业生产办公室。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工作职责。农技站是农业技术服务的核心部门,在大春生产工作中起技术核心作用,要按照“因地制宜、基础配套、集中连片、利于推广”的原则,着力打造大春生产的优势核心区域示范。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村委会、相关部门要及早做好示范片规划,落实好示范地点、资金、人员、物资、技术,努力打造,大春生产亮点,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发展。各村委会要把大春生产纳入2017年度目标责任管理,甚层分解落实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在大春播栽关键季节,乡政府将组织人员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好的及时通报表扬,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努力推广大春生产扎实高效进行。
达州市达川区木子乡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