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关于印发《达川区麻柳镇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2017-05-30
点击数:

 柳府发〔2017〕94号

 

各村(社区)及单位:

根据《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达川府办函〔2017〕84号),结合我镇实际,制定《达川区麻柳镇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人民政府

2017年5月30日

达川区麻柳镇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省、市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总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守安全红线,坚持标本兼治,注重远近结合,深化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明晰责任,严格监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下简称“三个必须”)要求,深刻吸取教训,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发展,确保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各行业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进一步摸清并得到重点管控,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得到巩固。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有效防范。

三、组织领导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在区安委会的指导下,由镇安委会组织领导。按照总体部署,视情况召开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题会议,研究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四、治理内容

1.全面摸排风险。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印发〈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的通知》(安委〔2016〕7号)要求,认真组织摸排各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重点摸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以及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城镇燃气的使用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安全风险;要按照《达州市达川区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达川安办〔2016〕63号)要求,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档案内容应包含风险分布区域,主要风险单位名单、主要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号码),涉及的典型危险化学品品种及数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征,风险区域周围500米或1000米范围内人员分布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2.重点排查重大危险源。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排查,在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绘制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地图,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应包含所有介质、所在位置、重大危险源级别,单位名称等。

3.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控。各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督促有关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管控。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安全监管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共享机制。

4.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控。健全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等规定的危险货物包装、装卸、运输和管理要求。

5.巩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构建油气输送管道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管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强化油气输送管道巡护和管控,全面提升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管理水平。开展“回头查”活动,杜绝新增隐患。

6.进一步健全政府监管责任体系。研究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系统监管。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6〕2号),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范围,细化内容,消除监管盲区。

7.建立更加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现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变化及时调整成员单位成员,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能力。

8.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责任。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细化本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9.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省制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完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

10.贯彻执行有关标准。及时贯彻执行国家、省制修订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油气输送管道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内部安全布局和化工、石化行业安全设计、《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等相关标准。

11.统筹规划编制。在编制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统筹安排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监管。

12.加强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督促企业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定期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符合性审核,提高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主动性。

13.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在主体责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等领域选树一批典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鼓励危险化学品企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4.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执法检查,规范检查内容,完善检查标准,提高执法检查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依法严厉处罚危险化学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曝光力度。

15.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加大对发生事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严肃追究事故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对近年来连续发生事故的企业,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推动企业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16.严格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能力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按照“谁产生、谁处置”的原则,及时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过程的环境安全管理。

17.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监管力量,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以及检查设备设施配备要求,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

18.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要求。制定更加规范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接处警和应急处置规程,完善现场处置程序,探索建立专业现场指挥官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施救、安全施救、有序施救,有效防控应急处置过程风险,避免发生次生事故事件,推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应急处置。

19.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管理。简化、完善危险化学品相关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演练要求,积极推行使用应急处置卡。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演练,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企业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相关预案衔接畅通。

五、工作要求

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准确理解工作任务、目标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要瞄准重点精准发力,结合本部门实际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从规划布局、源头准入、风险排查、强化管控、关闭搬迁等方面全面加强综合治理。要加强督查督办。对综合治理工作全过程实施持续、不间断的督促督导,采取重点抽查、约谈通报、考评奖惩等多种手段,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和进展不平衡的现象,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完成时限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

(三)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按季度向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