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镇级各单位:
《渡市镇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办法》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人民政府
2017年7月16日
渡市镇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办法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管理,积极防范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发生,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办法。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对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
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村各种就餐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等原因,家庭宴席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村、各单位一定要站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提高对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二、建立健全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
(一)建立农村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各村委会及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自办宴席的管理,落实自办宴席申报管理制度,凡因嫁娶或乔迁、做寿等事宜举办50人以上宴席的,由宴请户主提前2天向所在村委会申报,因婚庆、丧事宴请的,宴请户主在举办宴席前要向村委会申报,由村委会对宴请事由、时间、地点、人数等进行登记备案,填写《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申报备案表》(见附件1),掌握相关情况。
(二)农村宴席食品安全责任承诺制度。宴请户主和承包宴席的负责人为宴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可通过签订《农村宴席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见附件2)等形式对户主和承包宴席方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三)建立农村宴席厨师登记培训制度。一是要加强对农村宴席厨师的管理,凡从事宴席操办的厨师,由村委会按照《农村宴席厨师登记表》(见附件3)负责进行登记,建立农村宴席厨师档案,并按照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督促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厨师不得在患病期间操办宴席。二是要强化农村宴席厨师培训,逐步推行农村宴席厨师培训制度,通过签订《农村宴席厨师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附件4)强化农村宴席厨师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逐步把农村宴席厨师纳入规范化管理。
(四)建立宴席督查指导制度。一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协管员、信息员的业务指导,提高食品安全协管工作能力。二是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要加强对农村宴席的检查指导,把好关口,严禁采购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要加强食品采购的指导服务,广泛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鉴别方法,保存方法,操作规程等,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三是村委会府及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服务。
(五)建立农村宴席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宴席主办者应在组织救治的同时报告村委会,村委会接到报告后立即控制现场,同时在第一时间上报镇人民政府,并组织开展人员救治、现场保护,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后的调查、采样、取证工作。
三、强化责任,确保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
1、家庭宴席举办者责任:家庭宴席举办者是宴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有申报的义务,对宴席食品安全全程负责。
2、村(居)委会职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村(居)委会负责辖区内农村宴席的申报登记及上报工作,并按宴席规模,会同食品药品信息员现场检查指导,积极配合镇政府组织的检查指导。
3、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职责:对农村宴席进行卫生指导和检查,对不具备举办条件的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整改。
4、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对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负综合监督责任。组织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认真实施农村家庭宴席管理的各项制度;协调指导各乡镇政府,落实农村宴席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有关部门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5、卫生行政部门职责:对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对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发生、扩散,做好抢救、控制、调查等应急工作,并严格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6、其他相关部门职责 :工商、食药、农技、畜牧、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在各自分管的业务范围内负责与农村宴席食品安全有关的监管工作。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全力协调配合,做好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家庭宴席举办者、厨师和各监管责任主体应尽职尽责做好农村家庭宴席的管理工作,对于玩忽职守、监管不力、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的,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村委会及相关工作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结合年初签订的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确保监管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增强服务意识。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新的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制度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的制定要注重切合当地实际,立足为群众搞好服务。农村宴席申报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工作中要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进行调研,深入抓好指导,多做教育引导工作,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增加群众负担,通过积极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要重视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推广,确保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是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和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消费的重要手段村委会及相关工作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村组干部会议以及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利用举办农村宴席的时机,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