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堡委发[2017]93号
各村(社区)党支部、镇级各单位党组织:
为充分发挥“农民夜校”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根据《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委组织部关于“农民夜校”中心校建设的通知》(达川组通〔2017〕13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决定开办1所“农民夜校”中心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地点
堡子镇烟灯村。
二、建设标准
在充分保证农民夜校“八有”建设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心校“三有”办学基础(即:有一套保证示范培训的硬件设备、有一套统筹管理的组织机构、有一套保证夜校常态运行的工作机制)、“四具备”运行功能(即:具备统筹指导、督查考核、师资调配、教材选用)、“5+”培训模式(即:+道德教育、+产业基地、+农村电商、+远程教育、+乡村喇叭)。
三、建设任务
(一)夯实“三有”办学基础。一是有示范培训设施。夜校教室内配备远程教育设备、电视机或投影仪,安装联接互联网的农村电商平台,安装乡村大喇叭,确保“5+”示范培训硬件基础完备。二是有统筹管理机构。成立由党委书记任校长、班子成员任副校长,组织干事、乡镇站点管理员、各“农民夜校”校长任成员的组织机构,并设立中心校办公室,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教师调配、教材选用、考核评估、设施管理、教学研究、教学实验和师范培训等工作。三有常态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中心校教学管理、师资管理、阵地管理三项制度、“5+”教学老师等,并在农民夜校“中心校”办公室上墙展出。
(二)强化“四具备”运行功能。一是强化统筹指导。年初要有“农民夜校”工作总体方案、具体教学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指导辖区内“农民夜校”科学拟定教育计划、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夜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二是强化师资调配。建立不少于30人的乡本级“农民夜校”师资库,定期组织教师送教下村。党委班子成员要带头上讲坛,原则上班子成员每年到所挂包村“农民夜校”讲课不少于2次。三是强化教材选用。建立“农民夜校”教材库,原则上纸质教材不少于30种,音像教材不少于10小时,并适时调整补充新教材。四是督查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评,对辖区内“农民夜校”工作推进不力、效果较差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考评优秀,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表扬。
(三)做亮“5+”培训模式。结合“两学一做”、“诚信、守法、感恩”、“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等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农民夜校”培育培训实效。原则上“农民夜校”中心校每年举办师资培训不少于2次4学时。做到开办模范讲堂不少于5次,文艺汇演活动不少于1次;确保种养殖产业实训基地不少于2个;每月5日前选取“远程教育”视频不少于10个。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是严格痕迹管理。所有“农民夜校”要建立健全农民夜校学校建设、日常管理、教学培训等工作台账,规范存档。
二是定期信息报送。各村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课程,每月20日前,各村“农民夜校”将农民夜校纪实表交至“农民夜校”中心校办公室,将纪实表报送情况纳入年底的夜校考核。
附:1.堡子镇“农民夜校”中心校组织机构成员名单
2.堡子镇“农民夜校”中心校师资库
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委员会
2016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