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发〔2017〕84号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的通知(农科教〔2017〕8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局关于加强农膜科学使用及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的指导意见》(达川农发〔2017〕80号)和《关于达州市达川区2017-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规划方案》(达川农发〔2017〕109号)文件,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乡2017-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发展和保护并重,全面开展农膜污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起适合我乡实际的农膜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二、农膜回收利用现状
农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膜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规划目标
通过推动实施农膜减量及废膜回收利用工作,从2017年起,全乡粮经作物废旧膜回收率逐年提高,到2020年,全乡农膜(地膜)回收率达到82%以上。
四、工作进程
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户收、村集、乡运、乡处理”四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畅通农膜回收渠道。
2017年,力争在全乡每个村设立废弃农膜回收点,初步建立起乡(镇)运送、乡级处理体系,积极试验示范水稻、玉米蔬菜直播技术,推广集中育秧育苗、水稻直播、秸秆覆盖栽培、适时揭膜、侧栽培等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全乡实现农膜回收率79%以上。
2018年,规范村级农膜回收点,逐步扩大水稻、玉米、蔬菜直播、秸秆覆盖栽培面积,适度扩大种植鲜食玉米面积,开展试点示范,向农民展示推广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农膜,推广农膜两年用技术和生物降解膜,全乡实现农膜回收率80%以上。
2019年,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开展新型液体农膜的应用示范。实现农膜回收率81%以上。
2020年,大力推广农膜减量生产技术、农膜两年用技术和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技术,实现农膜回收率提高到82%。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农膜回收利用实行政府监管引导、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面源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把农膜废旧物回收利用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对全乡农膜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乡农技站加强对农膜回收利用的技术指导。
(二)资金保障
乡财政从2017年起预算专项经费用于全乡农膜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和生物降解膜的示范推广。
(三)技术保障
乡农技站组织专门技术力量抓好农膜回收利用指导工作,摸清农膜使用回收利用情况,大力推广农膜减量替代技术、标准膜两年用技术、机械拾膜技术、生物降解膜技术等,为全面实现规划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达州市达川区五四乡人民政府
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