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府发〔2017〕22号
各村(社区):
为深入开展全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促进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保障重大节假日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根据省、市、区文件要求,结合龙会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抓专、抓实、抓细”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当前我乡存在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二、工作重点
根据区食安委的相关要求,节日期间,我乡组织人力,落实工作措施,突出整治重点,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突出重点品种。对节日期间生活必须的大宗食品米面粮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奶制品、酒、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进行重点大检查,对商家情况进行登记。
二是突出重点场所。针对节日市场的特点,对辖区内农村流动食品摊点、小作坊、小商品、小食品店、小餐馆和学校食堂等为重点对象,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督促其落实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是突出食品流通安全。节日期间,我乡要对消费量大的食品的质量加强监测和抽查力度,凡是不符合市场准入要求和存在食品安全追量问题的。依法查处并查清源头,禁止流入市场,对群众反应举报的制售假冒伪劣的食品和有毒有害的食品的违法行为,开展严肃查处,确保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
四是加强初级农产品的治理和监管。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建设,把好农产品质量产地准出关和市场准入关。进一步扩大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范围,形成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网络。严格控制源头污染。建立和完善农药、兽药、肥料、饮料和药械等主推产品公告制度,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增设农资监测网点,有效遏制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严格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组织有关部门行政执行人员,开展综合执法和“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三项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五是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切实做好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安全整治工作。一是对“三证齐全”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对证照不全的企业进行改造,建立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入质量保证体系,促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三是对“无证无照”企业,要通过督促引导,使其忙获得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同时对拒不申领证照的企业进行依法取缔。重点打击生产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以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伪造食品标识标注的严重违法行为。
六是抓好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清理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餐饮单位。加大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食品、餐饮业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查处无生产日期、厂址和产品合格证的违法食品。抓好卫生许可专项整治。继续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管。抓好餐饮业专项整治。组织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在全乡开展餐饮业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推进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重点解决沿街食品摊点乱搭乱、乱摆乱占,以及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违法经营现象。
七是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公安、卫生、工商、畜牧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对从事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违法犯罪团伙,要一查到底,依法严厉打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化任务和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
(二)注重协调,形成合力。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完善协调机制,形成整治合力,切实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值班。各单位要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辖区企业巡查,对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并送至医院就医。
达州市达川区龙会乡人民政府
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