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关于印发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7-07-09
点击数:

平府发〔2017〕85号

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

《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人民政

2017年7月9日



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实施方案

(2017年-2020年)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10%以上;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5%;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40%以上;秸秆禁烧奖惩机制进一步健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农膜、农药、化肥包装物等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水产养殖实施健康绿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按照《四川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落实方案》要求,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示范等措施,推进实施化肥施用零增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蔬菜等设施作物、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平台,推行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着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有效利用模式,鼓励开展堆渣肥、冬闲田种植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的行动,尽可能减少有机肥的浪费,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配套建设滴灌设施,将施肥和灌溉同步进行、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微生物和生物有机肥推广力度,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

(二)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按照《四川省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搞好高毒农药替代工作,杜绝甲胺磷等国家禁用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在全镇范围开展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加强测报规范化管理,加快新型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推广应用,构建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实现病虫预报的多元化、可视化发布,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减少盲目用药。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各种害虫诱杀技术、以螨治螨、生态调控、稻鸭共作、生物导弹、植物免疫诱导、生物农药、农药减量控害、蜜蜂授粉等关键技术,建立完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加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的研发,不断丰富适用于不同作物、不同病虫、不同区域的绿色防控实用产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通过“技物结合、全程承包、单程防治、打亩收费”等服务形式,整片、整村、整乡推进统防统治。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病虫防治公共服务机制,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到位、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盈利和农民节本增收有机统一。

(三)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加快可降解地膜的示范推广,在蔬菜、花生、马铃薯等大田作物开展农田残膜回收示范,推广科学使用农膜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推广水稻集中育秧、蔬菜集约化育苗,减少大田育秧育苗薄膜污染。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宣传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积极引导农户、企业对秸秆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加强化肥、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广泛宣传农膜、化肥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残留污染,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户、家庭农场、专合社开展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物集中清理捡拾活动,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物回收加工利用企业、乡(镇)回收站、村级回收点为主的三级回收利用加工体系,加大对回收企业和回收网点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农业固体废弃物残留污染。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落实“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质量等级”的标准化发展模式,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覆盖率。

(五)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强无公害、健康、绿色水产养殖,全面禁止单质化肥在水库、鱼塘的直接施用,建设鱼药、渔肥的施用,加强全价鱼饲料的使用,推进养殖排污的治理,禁止直排,从源头上减少水产品投入品残留和鱼类排泄物对养殖水域的污染。

四、职责分工

镇农技站职责:负责农业种植业及水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负责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新物质、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培训、指导、推广工作;负责全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指导农作物合理用药、施肥和秸秆、农膜、化肥、农药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会同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镇畜牧站职责:负责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做好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负责畜禽养殖饲料、兽药等包装物的回收处置工作。

镇林业站职责:负责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指导树木合理用药、施肥;负责指导化肥、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

镇国土所职责:负责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划定,开展产地环境监测点采样调查工作,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

镇水管站职责:负责中小型水库日常水产健康养殖,建立水产健康养殖台账,加强无公害、健康、绿色水产养殖,全面禁止单质化肥在水库、鱼塘的直接施用,鱼药、渔肥的施用,加强全价鱼饲料的使用,推进养殖排污的治理,禁止直排,从源头上减少水产品投入品残留和鱼类排泄物对养殖水域的污染。

镇财政所职责: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工作经费保障。

全镇各村、社区职责:各村、社区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要充分结合辖区农业种植业实际,切实制定农业种植业规划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计划,负责本辖区内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布局,对农业种植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上报调查情况;负责本辖区内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减肥增效技术和措施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进施药器械等绿色防控技术和措施;负责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实施;负责对农膜、化肥、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建立回收网点,分类回收处置;负责辖区内池塘、山坪塘、精养池的日常监管工作;配合镇国土所、镇农技站做好土壤监测调查取样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成立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和环保的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农技站、镇畜牧站、镇水利站、镇林业站、镇国土所、镇财政所、镇住建办、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办公室,由黄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督促检查工作的进展,研究解决工作出现的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必要时应联合组织开展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专项行动。同时,全面负责本区域、本行业内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实施,明确推进节点,抓好技术培训、宣传指导、目标任务细化,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指导,营造工作氛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相关部门在实施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工具,宣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有关政策、法规、技术知识及先进典型,提高广大群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识与技能。切实搞好全程技术服务,广泛开展印发有关技术资料、送科技下乡和实地指导等活动,使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了解掌握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治理工作上来。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根据工作目标要求,镇财政每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相关部门要继续推进项目开发,加大中央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

(四)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工作实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实效。

(五)强化监督检查,从严问责追究。各村、社区和镇相关部门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工作职责,开展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日常工作。镇政府和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地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村和乡镇社区将予以通报批评,按照《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严格问责。

附件:

平滩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唐富伶(平滩镇镇长)

副组长:左芳州(平滩镇副镇长)

谭帅(平滩镇副镇长)

成员:黄金(镇农技站站长)

李元明(镇畜牧站站长)

李莉(镇水利负责人)

唐远辉(镇林业站长)

杨威(镇国土站站长)

余家文(镇财政所所长)

谢军(镇规建办负责人)

唐周(镇环保所负责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