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府发〔2017〕144号
各村(社区)委会、乡级各单位及部门:
根据《2017年达州市达川区“法律七进”工作要点》达川司发[2017]42号的文件精神及落实《达州市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意见》相关要求,为着力提高全乡教师、职工、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校党员干部法律素质,加快校园法制建设的进程,推进依法治乡工作,结合我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际和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法律进学校”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落实“七五”普法工作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我乡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二、加强领导
学校建立法制副校长制度,由分管法治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法制副校长,班主任和各思品教学教师为成员。以乡普法宣传领导小组、地方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为法制宣传员。
三、方法与措施
(一)加强阵地建设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保证学校法制建设,使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有大纲、有教材、有师资、有课时、有考试“五有”,确保每月安排法制教育课程不少于1课时,一学期不少于4课时,并组织授课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各班除了落实课堂教学外,还要在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法制教育。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依托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社会和学校工委、少先队、班级等组织,通过家长会等活动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组织派出所、工商所等相关单位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的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的商业摊点,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紧抓教师队伍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法制教育水平。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法制副校长要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工作,积极发挥自身作用。
(三)创新法制教育活动形式
开展千姿万态、生龙活虎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牢记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合格小公民。
达州市达川区米城乡人民政府
2017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