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府〔2017〕33号
达川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我乡经济社会现状及社会发展需要,原乡建制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申请撤销原乡建制,设置永进镇,以顺应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对涉及有关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反复论证酝酿,本着“零风险”原则,对撤乡建镇过程中可能出现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调查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撤乡建镇的基本条件
(一)经济情况。2016年国内经济总收入GDP实现13414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了396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了6350万元,劳务开发收入实现3104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0790吨,全年人均产粮53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220元。
(二)农业产业情况。全乡种植西瓜近400亩,产值约200万元;宝井寨村500亩葡萄产业初见成效,产值近800万元;永安村引进业主发展种植甘蔗和莲藕100余亩,实现经济收入20万元;建成年出栏土鸡1500只的养殖户50户,年出栏生猪500头养殖户2个,实现经济收入达260万元;发展宝井寨村大棚苕尖育苗基地1个,面积20亩,并发展种植156亩,实现收入30万元;引进崇兴寺村牛肉干加工企业一个,基础建设已竣工,建成后预计年收入达8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10余万元;老君山村发展乌梅120亩;瓦石坪村、佛尔岩村种植青花椒1500亩。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三)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路建设方面。全乡交通发达,公路网络纵横交错,全乡有农村公路136.5公里,已硬化116.68公里,已硬化达95%。其中2015年硬化25个社32.58公里;2016年硬化12个社32.4公里。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全乡人民出行更方便、更畅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95%以上的社通水泥路,80%的院户路得到硬化。水利建设方面。全乡有塘库堰123口,至“十二五”期间以来已经整治维修78口;新建堰塘14口;建人饮工程8处,解决720人饮水问题;整治修建沟渠7300米;新建蓄水池40口。改善灌溉面积2832亩。
(四)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乡700余学生,做到应学尽学,以教学为中心,狠抓质量提高,普法教育、安全管理到位,巩固和发展了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学校成果。文化体育工作扎实推进。全乡文化市场管理有序,10个村(社区)均完善了的文化活动室建设,免费开放农家书屋,购买农村图书1621册。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全乡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9所,进一步强化了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广播电视提速发展。广播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全乡共有630户通光纤,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村村通”材料,用于发展光纤网络电视,深受群众好评。脱贫工作精准落实到位。扶贫村公路硬化12公里,整治山坪塘9口,发展青花椒1500亩;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64户,1621人,其中扶贫村244户、667人,目前已经脱贫414户、1000人。
二、建镇的合法性
永进乡撤乡建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步骤,分步实施、依法动作。召开撤乡设镇座谈会,在争取广大乡人大代表同意的前提下,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对撤乡设镇进行投票表决,并表决通过后向区政府提出撤乡设镇的请示,整个撤乡设镇申报过程合法有效。从建镇的合法性来说风险评估为低风险。
三、建镇的合理性
永进乡人口2万多人,场镇人口6117人。撤乡建镇是顺应民心、符合民意,是带动永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永进乡经济转型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契机。一是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建镇后,人口规模和区域面积都相应增加,政府推动各项建设的力度会更大,发展空间也会相应增加,可以在更大的区域内协调各种资源和力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有利于干部队伍、人口、自然等资源的整合和互补。合理规划小城镇,对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进行合并调整,可以发挥集镇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三是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增加,为城镇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四是有利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和个人向镇中心集中,进一步强化集镇的中心作用,转移剩余劳动力。五是有利于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按镇建制后,上级资金扶持力度将会加大,项目将会增多,这将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建镇的合理性来说,风险评估为低风险
四、建镇的可行性
永进乡撤乡设镇已经具备了客观可行性。一是地理环境优越。永进乡处在国道G542线交通网内,距达城约70公里,且境内气候良好,宜林宜牧宜渔宜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三是农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通过努力,全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葡萄园、青花椒为龙头,无果红苕尖、辣椒、莲藕等种植业初具规模,生猪养殖场、土鸡养殖大户等养殖业加快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在努力为群众增收的基础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村道全部硬化,95%以上的社通水泥路,农田水利建设日趋完善,乡容乡貌进一步改观,为撤乡建设镇提供了必要条件。四是群众基础好。乡党委、政府邀请我乡区人大代表、乡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参加永进乡撤乡设镇工作座谈会,加大撤乡建镇宣传力度,全乡人民已形成共识,愿望强烈,有了较好的思想基础。从建镇的可行性来说,风险评估为低风险。
五、建镇的安全性
永进乡撤乡建镇是全乡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体现,在工作进展中,乡党委、政府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开展了广泛的走访、调研。一是涉稳涉诉积案化解到位。在撤乡建镇工作启动后,乡党委、政府及早安排,将涉稳涉诉积案由领导包案化解,目前全乡基本无重大涉稳涉诉案件。二是排查充分。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制定和实施班子成员接待日制度、重点信访案件分包责任制,开展重点区域排查整治、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和“大走访”爱民实践等活动,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综上所述,永进乡境内目前无重大涉访事件,特别是涉及撤乡设镇工作方面。从建镇的安全性来说,风险评估为低风险。
六、撤乡建镇的可控性
永进乡撤乡设镇对经济社会发展是起到积极向上的影响,在撤乡设镇后,将妥善解决区划调整,减少干部群众存在的疑惑,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宣讲调整的目的、意义,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撤乡设镇筹备前期,通过民意调查显示,建镇是民心所向,群众对区划调整意见的满意度高,全乡干部群众积极支持,没有不稳定因素,不会引发不稳定时间,如上访、集会、抗议等事件发生。现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我们也将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干部群众的工作,让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建镇后带来的实惠。
永进乡撤乡建镇是发展的需要,优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永进的客观要求,我乡已形成共识,同意撤乡建镇。
七、撤乡建镇的维稳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永进乡撤乡建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来,以永进乡党委书记喻鹏程任组长,永进乡人民政府乡长邓应国任副组长,以人大主席范美君、党委副书记符清华、纪委书记瞿和、副乡长赵良松、大调解中心副主任赵永康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撤乡建镇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协调、排查,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和可能出现的群众实践,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撤乡建镇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二)加强宣传引导。撤乡建镇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形成了正面的舆论导向,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度,统一了社会各界认可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达州市达川区永进乡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