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府发〔2017〕38号
各村(社区):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防汛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汛期将至,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的通知》(川委办发电〔2017〕8号)和《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的通知》(达市委办〔2017〕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领导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落实防汛减灾责任
我区即将进入汛期,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全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方可能出现洪涝,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全乡上下必须进一步树牢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意识,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随时做好抢险救灾的思想、组织和工作准备。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减灾责任制度,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调整的实际,尽快明确责任人并做好公示。扎实开展新任责任人、基层一线人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决策指挥水平和风险防控处置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社区)防汛减灾组织机构,建立完善村(社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村(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防汛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真正将责任明确到单位和个人。乡委、乡政府要加强对工作纪律、责任落实、命令执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省、市、区防汛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对因预警信息发布传递不及时、巡查不到位、预案不落实、应急措施不到位等情况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度汛
各村(社区)要将常态化、动态化隐患排查贯穿于防汛减灾工作,始终,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和“全面拉网、不留死角”原则,深入开展本区域灾害隐患排查,对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尤其是学校、医院、在建工程项目及其水库、重要堤段、桥梁路段等重点地方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项梳理、建立台账,尽快整治,对暂时不能消除的,必须确保隐患威胁区告知率和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并提前逐一落实避让、处置措施。要加强河道管理,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对违章建筑和行洪障碍坚决予以清除,确保河堤岸线稳定和行洪安全。
三、突出重点,提高防汛减灾的针对性
我乡历来是洪涝灾害频发地区,各村(社区)要总结历次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经验,突出工作重心,特别要抓住以下六个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好防汛减灾工作。一是河道沿岸和低洼地带。要加强水情监控,及时组织群众提前转移,务必确保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全力做好水上船只的安全避险工作,及时做人员和物质的临时搬迁工作,并提前布署冲锋舟救灾工具。二是山体易滑坡地带。要做好监测和派驻专人24小时值守,设立必要的监测设施和标识,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组织转移、撤离。三是水库和山坪塘等水利设施。要加快病险水库整治,有重大险情的水库必须空库运行,水库水电站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度汛方案,汛期不得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相关责任人要做好水库和山坪塘的日常监测、巡查,一遇险情及时处置并上报,决不允许水库、山坪塘等水利设施发生溃坝险情。四是辖区道路。要加强道路巡查,及时发现因山体滑坡、塌方以及地基下陷、断裂,导致道路阻断等情况,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务必保证道路畅通。凡是因灾堵塞交通道路的,乡要第一时间组织疏通。五是防范城市内涝。要坚持24小时值班,全面掌握街道内涝的状况,在内涝较重的情况下,及时采取紧急疏通措施,坚决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内涝。六是学校、医院、企业等人群聚集场所。要加强对人口密集区的组织和管理,落实相关责任人员、应急预案和避险措施,对出现险情的地方,要第一时间精心组织,将人员有序转移到安全避险场所。
四、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扎实抓好灾害防范工作
各村(社区)要按照“预警到村、预案到户、责任到人”的总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建设,优化监测站点布局,畅通预警发布渠道,努力实现区域内监测预警全覆盖。切实做好已建成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正常发挥作用,加强对雨情、水情、工情的全面监测和分析,特别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要目标、重点部位的监测预报。要完善监测预警部门联动机制,及时汇报、科学研判,努力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延长预见期。健全信息传达机制,确保逐级传达到位。充分运用手机短信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为广大群众“主动避让、提前避让、转移避让”争得时间,赢得先机。
五、健全防汛组织指挥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工作职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防汛减灾“一盘棋”思想,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统一组织指挥的体制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要加强统一指挥调度,落实部门联动和区域协作机制,抓好联合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形成在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及时互通信息,既各司其职、快速反应,又联防联动、高速运转。联系乡镇指导防汛减灾工作的区级领导和部门要按照“降雨量达到50mm区级部门到乡镇指导,100mm区级领导联系乡镇指导抗洪救灾”的要求,迅速开展抗洪救灾工作指导。
六、做好预案演练和救灾准备,为抢险救灾打下坚实基础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修订各类防汛减灾预案,进一步细化应对措施,加强动态管理,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时组织开展辖区内或跨区域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宣传普及防灾避灾相关知识,发挥广大群众群测群防群控的作用。抓紧储备各类防汛应急物资,进一步规范调运程序,保障防汛减灾和应急救灾所需。组织完善专业抢险队伍和群众防汛队伍,加强对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联络、召集、调动等应急组织程序,确保随时投入抢险救灾。
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汛期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乡党委、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加强值班情况抽查、检查并进行通报。各村(社区)、主要书记和主任在关键时刻要保证在岗在位,干部必须留守,村组和社区干部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灾害监测预警和转移群众的责任。要严格信息报告确认制度,按照乡党委、政府明确的信息报送责任主体、范围、内容和时限,坚持边处置边报告,确保信息报送发布及时、准确、规范。各值班人员务必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灾情发生时,信息反馈及时、指令下达及时、抢险救灾及时。
达州市达川区申家乡人民政府
201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