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府发〔2017〕64号
各村(社区),乡级各部门:
为切实抓好我乡大春生产,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2017年度大春生产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五、六中全会、2017年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三农”发展大局,用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突出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树立“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多措并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个主题,突出水稻高产高效优质,增加鲜食专用青储玉米种植规模,大春实现粮食播面13570亩以上,粮食总产5742吨,其中水稻面积5400亩,总产2720吨;玉米面积4500亩,总产1960吨。各村(社区)的大春粮食生产指导任务见附表。
二、大力提升粮食绿色生产能力
(三)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执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闲置、荒芜耕地。坚持以粮食和农业生产为主,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序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大力发展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播、机收等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到耕地不撂荒、不闲置,尽种满种。
(四)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因地制宜抓好水稻生产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发展“川凤”大米种植600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200亩,再生稻高产示范200亩;玉米高产示范200亩。积极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利用田边、地角、坡坎和零星土地等积极发展田坎玉米、栽种围边高粱、推广杂糯间栽、增间杂豆等,稳定大春作物播种面积和增加粮食总产量。
(五)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水稻生产。推荐选用川优6203、宜香优1108、内5优306、川香优506、宜香优2115、德优4727、川香优198、内5优5399等品种;海拔450米以下浅丘平坝区,水稻应抢在3月15日前播种结束,450米以上的深丘山区,应在3月20日前播种结束;全面推广旱育秧和机育秧,示范推广水稻直播技术;提倡嫩秧早栽,推广宽窄行条栽(30+20)×20厘米或40×35厘米三围强化栽培等,行双株(30×25)厘米或单株(30×15)厘米栽培或30×18厘米机插;浅丘平坝区要求4月底前栽完冬水田和冬闲田,5月20日前栽完两季田,深丘山区最迟在5月底前要全面结束栽插;适当加大栽植密度,亩植1.2—1.5万窝;水稻直播时间根据我区近年的气候特点,播种适期安排在3月27-31日,最迟不得超过4月5日。
玉米生产。推荐选用华试919、中单901、正玉968、川单189、荣玉1210、康农玉108、天单101、华龙玉998、绿单50等品种;重点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示范展示玉米直播技术。力争3月10日前育苗结束;推广肥球育苗或方格育苗,双株错窝定向移栽,大棒型玉米亩植2800-3000株,紧凑型玉米亩植3500-4000株。
马铃薯生产。推荐选用达薯1号、青薯9号、川芋802等品种,1月底前播种结束。要求开厢起垄栽培,净作亩播7000-9000窝,套作亩播5000窝左右。
红苕、大豆生产。红苕推荐选用南薯88、南薯99、绵粉1号、绵粉5号等品种;红苕应在3月20日前殡种结束;推广薄膜增温育苗,起垄高厢栽培,亩植5000窝以上,在6月10日前基本栽插结束。大豆推荐选用贡选1号、南豆12等品种;净作大豆在4月底5月初播种,套作大豆在5月20日前播种结束。推广玉米、大豆套作种植,大豆亩播3500窝以上。
高粱生产。推荐选用国窖红1号、泸糯8号和泸糯10号等品种,3月上、中旬育苗,4月上、中旬移栽结束。间套栽培的亩栽4000~5000株,可采用66.7×40厘米,每窝分开栽双株。净作栽培的亩栽7000-8000株左右,可采用43×40厘米或50×33厘米双株分栽。
农业生态循环生产。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利用稻田水源开展稻田养鸭和稻田养鱼等种养殖模式,在水稻收获后开展稻菇种植等模式。积极开展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实现土地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加快推进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促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优化结构。
(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乡农技站要高度重视重大病虫害以及“两迁”害虫的监测预警与防控,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病虫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96%以上,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加强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推进科学抗灾,搞好救灾物资的调剂供应,帮助农民备好大春生产物资,确保夺丰收。
三、创新农业经营发展方式
(七)建立健全金融、保险等支农体系。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措施,完成社会化服务示范1000亩以上;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实现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八)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选用宜香优1108、宜香优2115、德优4727等国颁2级优质稻品种发展“川凤”大米600亩;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实现优质稻产量600公斤/亩以上。
(九)多种形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粮食种植专合社,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收购和加工,加强“川凤”大米品牌宣传,突出其品牌效应。
(十)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属地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推行质量安全责任制和承诺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四、组织保障
(十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乡政府成立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技站、财政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大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大春生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十二)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乡农技站、财政所等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责、协调配合抓好大春生产工作。乡财政所要优先安排大春生产资金,及时将各类补贴资金兑现到种植农户手中;各村(社区)要抓好蓄水保水、沟渠疏浚工作,确保春育春播和栽插用水;乡农技站要及时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把任务细化到村(社区),示范和推广各类增产增收技术,要加强对农资市场执法检查。
(十三)严格督查,逗硬奖惩。乡政府把2017年大春生产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和乡级相关部门绩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乡政府将对各村(社区)大春生产播种面积、土地撂荒等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对粮食生产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社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村(社区)将严格问责。
达州市达川区银铁乡人民政府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