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发〔2017〕45号
各村(居)委会,乡级相关部门:
大春生产是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和关键点。切实抓好大春生产,努力夺取粮食丰收,对促进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2017年度大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目标任务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五、六中全会和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紧紧围绕“三农”发展大局和精准扶贫工作,坚持“稳定播面、优化结构、重推科技、抗灾减灾”的总要求,改善生产条件,落实各类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目标任务:大春实现粮食播面16624亩,粮食总产7338吨。其中水稻面积8235亩,总产4159吨;玉米面积4736亩,总产2108吨;洋芋1648亩,总产465吨;红薯1508亩,总产490吨;豆类217亩,总产34吨;高粱280亩,83吨。各村的大春粮食生产指导任务见附表。
二、把握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
(一)多措并举确保大春播面
一是各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禁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坚决制止全年撂荒和季节性撂荒。二是及时兑现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各村对无人、无力耕种的土地采取承包、租赁、入股、代耕等方式促进流转,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社等集中,大力发展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各类服务组织,做到应栽尽栽。四是积极推广“菜-稻-菜”、“麦/玉/豆(苕)/菜”、“马铃薯/玉/豆(苕)/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利用田边、地角、坡坎和零星土地等积极发展田坎玉米、栽种围边高粱、推广杂糯间栽、增间杂豆等,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总体产量。
(二)集成配套先进栽培技术入户到田
一要重推良种,狠抓优质。水稻推荐选用:川优6203、内香5优306、宜香优1108、德优4727、内5优979、川谷优2348、正优808、绿优4923、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谷优3663、川谷优1800等品种,玉米推荐选用:荣玉1210、华龙玉998、川单189、华凯2号、正玉968、路单819、华试919、中单901、蜀龙2000、互邦101、国豪玉7号、必胜116、天单101、绿单50、康农玉108等品种;马铃薯推荐选用:达薯1号、达芋2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川芋802等品种;红苕推荐选用:南薯88、南薯99、绵粉1号、绵粉5号等品种;大豆推荐选用:贡选1号、南豆12等品种;高粱推荐选用:泸糯8号和泸糯10号等品种。二要抓住关键播期,及时播种。我乡海拔普遍在650米以下,是典型的浅丘平坝区,水稻应抢在3月15日前播种结束;玉米力争3月10日前育苗结束;春马铃薯1月底前播种结束;红苕应在3月20日前殡种结束;净作大豆在5月底6月初播种,套种大豆在5月20日前播种结束。三要选择好播栽方式。水稻育苗全面推行旱育秧和旱育抛秧,大田生产推广宽窄行条栽实行(9+7)×5寸栽培和40×30厘米三围强化栽培、等行双株(30×25)厘米或单株(30×15)厘米栽培;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推行35×35厘米或60×60厘米三围强化栽培或等行双株(30×25)厘米或单株(30×15)厘米栽培;提倡嫩秧早栽,浅丘平坝区要求5月底前栽完冬水田和冬闲田,5月20日前栽完两季田,深丘山区最迟在5月底前要全面结束栽插;适当加大栽植密度,亩植1.2—1.5万窝。玉米推广肥球育苗或方格育苗,双株错窝定向移栽,大棒型玉米亩植2800-3000株,紧凑型玉米亩植3500-6000株。春马铃薯要求开厢起垄栽培,净作亩播7000-9000窝,套作亩播5000窝左右。红苕推广薄膜增温育苗,起垄高厢栽培,亩植5000窝以上,在6月10日前基本结束栽插。大豆推广玉、豆套作种植,亩播3500窝以上。力争大春粮经作物规范播栽面达到95%以上。四要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播、机收等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三)扎实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
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要求,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综合防治等实用增产增收技术,建立水稻、玉米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实现高产高效创建目标。
(四)全力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注重抓早避害。重点把好育苗和移栽关,全乡水稻在3月1日—20日播种,4月下旬移栽,山区适当推迟7—10天;玉米育苗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3月下旬移栽,提倡小苗(乳苗)单株定向分级宽窄行栽植;红苕于3月中旬实行增温育苗,“芒种”前起垄栽培。二是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高度重视重大病虫害以及“两迁”害虫的田间调查和监测,及时发布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预报。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全区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全年病虫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6%以上,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6%以下。积极推广杀虫灯、色板、性诱剂和生物农药,蔬菜、水果、水稻、玉米等绿色防控面积达3万亩以上。三是各地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确立“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避灾、积极抗灾”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抗旱、防洪减灾措施,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变对立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各地要及早准备和认真落实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多制旱、以科技制旱、以设施制旱等防灾减灾措施,引导动员群众育足留好预备种苗,作好充分准备。
(五)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方式,合理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要建好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制度,做好产销全程检测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三要加强营销体系建设。要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开拓农超、农餐对接等农产品进入终端市场的形式和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一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向耕种收关键薄弱环节以及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二要协调推进大、中、小、微农业机械的应用,不断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三要加强机电提灌设施和机耕便民道建设,重点抓好水毁和老化提灌设施的修复、改造及田间机耕道的完善配套。四要加强农机质量和农机安全监管,创建“平安农机”安全生产活动月。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措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政府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乡长肖雄任组长,分管副乡长秦大强为副组长,党政办、农技站、财政所、水利站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大春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大春生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明确工作责任。农技站、水利站等相关单位要按自己的工作职责齐心协力地抓好大春生产工作。水利站要指导村社抓好蓄水保水、沟渠疏浚工作,确保春育春播和栽插用水。农技站要抓好示范和推广各类增产增收技术,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和执法检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各村要把任务、责任、奖惩落实到人,目标分解落实到社和农户。
(三)严格督查考核。乡政府把2017年大春生产工作纳入各村绩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农技站要对各村大春生产播种面积、高产高效创建、杜绝土地撂荒等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村,乡政府要严格问责,并给予组织处理。
达州市达川区五四乡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