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府发〔2017〕50号
各村(社区)委会、镇级各单位:
由于班子调整,现将调整后《平滩镇二○一七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印发于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人民政府
2017年3月8日
达州市达川区平滩镇2017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平滩镇位于达州市达川区东南面边陲,距达城45公里.距大竹县城58公里,东与景市镇相邻,南与南岳镇相邻,西与大竹县安吉镇相邻,北与马家镇相邻,地处大巴山系,幅员42平方公里。以山区和丘陵地形为主,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地,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危害重,已成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应急能力,建立高效有序的抢险救灾运行机制,切实做到有备无患,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2017年全镇地质灾害概况及防灾预案执行情况
2017年全镇共有地质灾害点16处,其中滑坡12个小点,塌陷3个小点,危崖1个小点,涉及平滩中学及7个行政村,21个合作杜,受灾害面积4000余亩,受灾住户594户,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充分依靠各村(社区)委会,镇级各单位的协调配合,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严格执行《平滩镇2017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确保了预案内灾害点无人员伤亡,通过治理和受灾户的避让搬迁。
二、2017年全镇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防范重点
根据气象预报和致灾原因分析,2017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仍以塌陷、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汛期将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重点防范区为镇场镇、各类厂矿企业及学校。水桐坝全村,平滩中学,茂花村8社、石峰村5社、桥梁石村8、9社作为重点防范点
三、防灾保障措施
(一)灾害预警和灾情报告
镇国土办及时发布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灾害的发生趋势及可能对特定的区域内的群众及财产造成的威胁或损失的程度,并根据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及时向镇政府提出应急对策建议和措施,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发现地质灾害险情造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镇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镇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凋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并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关于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报告的规定,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灾情报告内容包括: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和失踪人数,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同时提出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二)灾害等级的划分和预案的启动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l00万元以下的。
预案的启动: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镇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受灾的村(社区)委会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三)应急反应机构
平滩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唐富伶平滩镇镇长
副组长:谭帅平滩镇副镇长
成员:柏小梅平滩镇党委副书记
杨成平平滩镇人大主席
吴名进平滩镇纪委书记
徐丰富平滩镇安监所所长
余家文平滩镇财所所长
杨威平滩镇国土办负责人
何忠红平滩派出所所长
谢军平滩镇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人
杨志琼平滩镇农技站站长
唐远辉平滩镇林业站站长
覃宗林平滩镇广播站站长
王淳斌平滩镇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办公地点设在国土办,杨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根据救灾工作需要成员单位职责组建险情评估,安全,抢险、物资、医疗,灾后重建等工作,明确各工作组职责分工。
达川区平滩镇人民政府
汛期地质灾害抢险应急分队
队长:谭帅平滩镇副镇长
副队长:左芳州平滩镇副镇长
杨威平滩镇国土办负责人
成员:余家文平滩镇财所所长
田小霖财政所职工
王大铨交管办主任
何忠红平滩派出所所长
谢军平滩镇村镇建设办公室所长
徐丰富平滩镇安监所所长
唐远辉平滩镇林业站站长
覃宗林平滩镇广播站站长
伍勇林业站职工
王淳斌平滩镇卫生院院长
村级应急分队:
各村建立以村长任组长,社长任成员的村级应急救援分队。
镇政府、民政办组织检查报告灾情,申请、管理、分配灾民救济款物,组织指导救灾捐款,组织转移安置灾民,负责灾民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的资金安排,负责县级救灾物资的组织调拨和供应工作。
建管站:负责重建选址规划定点。
水管站: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做水情预测。
平滩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区内受灾房屋搬迁的用地安排,对确需搬迁的受灾户,在办理用地手续时,给予必要的费用减免,尽量简化办事程序。
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筹集拨付。
农技站:负责指导帮助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和恢复生产。
卫生院: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组织抢救伤病员
综治办: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确保灾区稳定。
邮电所:负费抢险救灾工作的通讯保障和灾后通讯设施抢修工作。
四、救灾准备
地质灾害发生后,镇政府应当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1.应急救援小分队的组成:紧急救援队伍由国土资源办及综治办、卫生院和受灾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组成。
2、救援物资储备:紧急救援物资包括抢险物资和求助物资两大部分。抢险物资主要包括抢修水利设施,抢修道路,抢修通讯设施,抢救伤员,卫生防疫和其它紧急抢险所需的物资。救助物资包括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和其它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抢险物资由水利、邮电、卫生、电力等部门储备和筹集,救助物资由民政办、粮食等部门储备和筹集。
五、应急反应行动.
1.组织转移、安置。一旦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对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的威胁时,必须进行转移安置,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助公房,搭建临时帐莲,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并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有住处,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及时医治。
2.灾情收集和报告。灾害发生后,各村(社区)委会及有关部门和人员检查统计灾情损失情况,并逐级上报,各村(社区)委会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灾情及时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3、紧急救援行动。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灾害发生后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六、灾后重建措施
(一)地质灾害发生后,现场指挥机构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灾后造成的损失,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评估,为灾后恢复与重建决策提供依据,该治理的治理,若无法治理或治理费用太高,应统一规划,另选新址重建家园,有关部门根据职责负责灾后重建工作。
(二)认真总结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工作。各村(社区)委会要参照镇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当地实际,编制应急预案。
七、严格纪律和责任追究
各村(社区)委会、镇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真抓实干,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玩忽职守,脱离岗位、隐瞒.谎报、缓报灾情及出现灾害险情后,当地村(社区)委会相关合作社及镇级各部门领导不到现场抢险排危,落实预防措施或未采取有效措施避让而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同时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各村(社区)委会,相关单位及镇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