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发〔2017〕4号
各村(居)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摸情非正线垃圾堆放点的数量、规模、位置等管况,为下一步整治工作其定基础,按照(达川治办发〔2017〕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排查对象和范围
排查对象是城乡垃圾乱堆乱放形成的各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枢纽内一定规模的漂浮垃圾。垃圾类型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离田农业生产废弃物。
排查范围覆盖镇域场镇及农村,重点排查区域是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以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枢纽管理范围。
二、排查内容和要求
对辖区陆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河湖及水利枢纽漂浮垃圾进行现场排查。
(一)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内容和要求。排查陆地、河流(湖泊)和水利枢纽管理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调查记录规模较大的堆放点信息。其中,以生活垃圾为主要成分的,调査体积在500立方米以上的堆放点;以建筑垃圾为主要成分的,调查体积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堆放点;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主要成分的,调查体积在500立方米以上的堆放点;以危险废物为主要成分的,调查堆放重量3吨以上的堆放点;以离田农业生产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调查体积在500立方米以上的堆放点。对于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离田农业生产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属临时堆放且堆放时间小于6个月的不纳入调查。
各村(居)委会组织调查辖区陆地、河湖和水利枢纽管理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填写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调查表(附件1表1-1),每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对应填写一张调查表,并至少附一张带堆放点位置信息的照片。河流(湖泊)和水利枢纽管理单位配合做好管辖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调查工作。
(二)基本情况调查和要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或漂浮垃圾所在村社区负责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1表1-2),内容包括人口、财政收入,以及生活垃圾、农业生产炭弃物、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无害化处理量和处理方法等。
三、建立工作台账
建立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漂浮垃圾工作台账(附件2)、内容包括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漂浮垃圾的现状及下一步整治方案等信息。全镇工作台账建立和录入信息系统工作应于2017年6月底前完成。
附:1.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漂浮垃圾、县(市、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2.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漂浮垃圾工作台账
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人民政府
2017年2月17日
附件1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漂浮垃圾、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1-1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调查表
基本信息 | 所在位置: 镇(乡、街道) 村或 路 号 |
堆放位置 | 离最近居民点距离:□500米以内;□500米以上 距离县城距离:□2公里以内;□2-5公里;□5-20公里; □20公里以上 |
主要成分 (填写比例占60%以上的垃圾成分一项) |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一般工业固废; □采掘业废弃原料;□危险废物,如有请填写种类 |
堆体场地 | 场地类型:□河塘沟渠(非水利枢纽)及两侧;□交通干道两侧; □农田;□边坡废地;□废弃工矿场地;□山谷; □水利枢纽管理范围,请填写枢纽名称 |
堆体现状 | 堆体大小:高(深)度 米;面积 平方米;体积 立方米(注:指垃圾堆体本身大小,不是指堆体所占场地)。 形成年限:□1年以下;□1-5年;□5-10年;□10年以上 |
形成原因 | □县级有关部门指定堆放;□本乡镇政府指定堆放; □村委会指定堆放;□城镇地区违法违规倾倒;□群众乱丢乱仍; □其他,请填写原因 |
管控情况 | 清运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外送清运;□从不外送清运 管控现状:□有人员监督;□有摄像头等设施监督; □无人员或监控设施 |
调查人姓名 ,电话
注:本表一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一表,每表至少附一张带堆放点位置信息的照片,连续附表,每个乡镇或每个水利枢纽单独装订成册。水利枢纽管理单位配合做好管辖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调查。
表1-2 基本情况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 ||||||||||||
单位名称: | 县城面积: 平方公里 | |||||||||||
经济发展情况 | GDP: 亿元 | 人口 | 户籍: 人 | |||||||||
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 常住: 人 | |||||||||||
乡镇(街道) | 数量: 个 | 人口 | 户籍: 人 | |||||||||
常住: 人 | ||||||||||||
行政村 | 数量: 个 | 人口 | 户籍: 人 | |||||||||
常住: 人 | ||||||||||||
保洁员数量 | 县城: 个;乡镇(街道): 个;行政村: 个 | |||||||||||
纳入环境统计的工业企业数量 | 个 | 十小企业数量 | 个 | |||||||||
取缔十小企业 专项打击行动 | □常年持续开展; □偶尔开展;□不开展 | 防止城镇垃圾下乡专项打击行动 | □常年持续开展; □偶尔开展;□不开展 | |||||||||
二、垃圾产生和处理情况 | ||||||||||||
| 产生量 (吨/年) | 无害化处理量 (吨/年) | 各种处理方法对应的处理量 (吨/年) | |||||||||
(一)生活垃圾 | - | - | 工程焚烧 | 卫生填埋 | 简易填埋 | 资源回收 | 其他 | |||||
县城 |
|
|
|
|
|
|
| |||||
乡镇 |
|
|
|
|
|
|
| |||||
行政村 |
|
|
|
|
|
|
| |||||
(二)农业生产废弃物 | - | - | 露天焚烧 | 堆肥 | 资源回收 | 废弃 | 其他 | |||||
秸秆 |
|
|
|
|
|
|
| |||||
畜禽粪便 |
|
|
|
|
|
|
| |||||
农膜 |
|
|
|
|
|
|
| |||||
(三)建筑垃圾 | - | - | 用作建材 | 规范填埋 | 简易填埋 | 随意堆放 | 其他 | |||||
建筑垃圾 |
|
|
|
|
|
|
| |||||
(四)工业固弃 | - | - | 处置 | 临时贮存 | 综合利用 | 指定堆放 | 其他 | |||||
一般工业固弃 |
|
|
|
|
|
|
| |||||
危险废物 |
|
|
|
|
|
|
| |||||
三、处理设施情况 | ||||||||||||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 数量 个 | 处理能力: 吨/年 |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施 | 数量 个 | 处理能力: 吨/年 | ||||||||||
建筑垃圾正规消纳场 | 数量 个 | 处理能力: 吨/年 | ||||||||||
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理设施 | 数量 个 | 处理能力: 吨/年 | ||||||||||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 数量 个 | 处理能力: 吨/年 | ||||||||||
用其他县市处理设施的无害化处理量 | 生活垃圾: 吨/年;建筑垃圾: 吨/年 一般工业固弃: 吨/年;危险废物: 吨/年 | |||||||||||
调查人姓名 ,电话
附件2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工作台账
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州、盟) 县(市、区)
| 序号 | 编号 | 具体地址 | 离县城距离 | 堆体规模 | 主要成分 | 形成年限 | 形成原因 | 场地 类型 | 清运情况 | 管控现状 | 地质条件 | 整治时间 | 整治方案 | 费用估算 | 场地用途 | 调查人及手机 | 整治责任及手机 |
XX乡镇 |
|
|
|
|
|
|
|
|
|
|
|
|
|
|
|
|
|
|
XX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乡镇 |
|
|
|
|
|
|
|
|
|
|
|
|
|
|
|
|
|
|
XX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乡镇 |
|
|
|
|
|
|
|
|
|
|
|
|
|
|
|
|
|
|
XX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