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银铁乡关于扑救森林山火预案
来源:石梯镇
发布日期:2017-03-10
点击数:

银府发201741

各村(居)委:

为了有效扑救森林山火,保护好我乡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和《达县扑救森林山火预案》的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火情要点

我乡现有森林资源6000余亩,主要分布在我乡石坎子、董家场、茶斗坡等村,其主要特点为:

(一)森林与农田交错,林区有住宅及大小行人道路,春夏游玩人员活动较多,是山火发生的重要环节,加上森林分散,情况复杂,山林山火预防难度大。的

(二)林区高低不平,交通通信不便,我乡集中成片的重点林区一般分布在边远村社,扑救工作耗费较大。

(三)近几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增大了林区范围,在强化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地下植被物比较丰富,这类林地更易引发山火。

(四)森林防火基本设施、设备,扑救技术力量缺乏,一旦火情发生,扑救工作非常困难。

二、扑救原则

根据“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结合我乡林区特点,扑救山火的基本原则是:

(一)扑救森林山火要发现及时,打早、打小、打了,一般火警、火灾要求当时扑灭。

(二)扑火力量就地组织,以本地自救为主,外村外乡和外地支援为辅,发生火情边扑救边报告,逐级报告。

(三)抓住扑火有利时机,即小火起初和早晚气温低、湿度大,风小、火弱的时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迅速控制火势蔓延,并彻底消灭余火,防止死灰复燃。

(四)扑火人员要服从指挥,严明纪律,行动有序,带领干部要加强指挥,及时查明火场情况,合理部署力量,火场面积大,一时难以查明的,可以边查边部署,避免瞎指挥。

(五)以火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安全措施,进行现场安全宣传,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三、火险区的划分

根据我乡的森林分布情况,将全乡林区划分为一、二级火险区,一级火险区:石坎子、董家场、茶斗坡:二级火险区:退耕还林规划区及工程承包封育区。

四、防火警戒期的确定

根据达县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的规定,确定本乡每年十二月一日至来年五月三十一日为森林防火期,二月一日至四月三十一日为森林防火戒严期。

五、林火监测

林火监测要充分依靠林区群众及毗邻的监视,随时加强护林防火的巡逻,各村的森林防火机构为防火举报接收网点,在森林防火期间各级组织要坚持值班制度,时时保证通讯联络,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政府综合办公室,电话号码:3750104,林业站:13183418999

六、扑火力量准备

根据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的划分,我乡属三级火险区,每村组建一个半专业打火队,每队由5-10人组成,各村的村社干部、民兵、青年为义务打火队的成员。

七、物资准备

打火队要配备一定的打火工具,通讯器材,劳保用品等,要有计划的落实,村的义务打火队的物质器材根据需要可自定标准,自行装备,扑救山火所需物资,由乡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同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准备。

八、技术培训

做好森林防火的培训工作,打火队员由乡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和武装部组织培训,林区附近的群众,由乡护林防火领导小组进行灭火常识的教育、训练,规定应急信号,明确安全注意事项。

九、实施步骤

扑火救灾本着先人后物、重急轻缓的顺序,严密组织实施。

(一)林区单位和居民见火险隐患要报,发现林火迅速扑救,力争把火情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发生山火、火警、火灾由村社组织扑救,所在地域和所在单位的领导担任指挥,并及时报告乡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乡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及时派人检查,督促和给予支援。

(三)发生火灾(警)时,本地的半专业和义务打火队为第一梯队,外地的打火队为第二梯队,各梯队的行动由扑火救灾现场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

(四)发生重大火灾时,各级领导小组可向上级请求武警、消防部队支援,也可以通报护林防火领导机构请求支援,并为其找好向导。

(五)对灾民的抢救、安置、疏散及伤亡人员的抚恤、救助等按部门行业归口管理。

(六)对起火现场要妥善保护,以乡安监所、林业站为主及时查出起火原因,分清责任,对肇事者和责任者要依法从严处理。

(七)火情汇报制度,按《森林防火条例》和《达县扑救森林火灾预案》的规定制定。

达州市达川区银铁乡人民政府

20173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