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府发〔2017〕45号
各村(居)委会,乡级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乡2017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置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现就我乡防汛抗旱安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汛期历来是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多发易发期,各村(特别是沿河相关村)、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深刻吸取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教训,按照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要求,提前预警,及早部署。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切实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头。
二、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
各村和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按照“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要求,开展全面细致的汛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由乡安监所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资金、人员、责任、整改措施和预案,认真开展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一)道路交通方面。乡安监所、交管办要加强对桥梁、隧道、涵洞、边坡、沿河、临水临崖路段的巡查,发现坍塌、路基塌方、水淹、泥石流等危及车辆通行安全的隐患,应及时清除。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在暴雨天气、能见度过低、不能保证行车安全时,要采取限速限行措施。完善人员、救生衣、视频监控、安全防护等设施的落实和完善,
(二)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生产储运企业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工艺要求,加强对生产储运设施的监控,做好防雷电、防洪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对遇湿或高温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材料和产品,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水、防潮、降温措施。沿江沿河及易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和停产时间较长、一时难以恢复生产的化工企业要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烟花爆竹销售企业要严格执行高温、雷雨天气停产的规定,加强防汛、防雨、防潮、防雷、防静电管理,定期检测、维护防雷和防静电设施。
(三)建筑施工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在建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工地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全面排查、超前防范、彻底合理,特别是周围存在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洪水威胁的施工营地,要采取撤离、搬迁等措施,主动避让;对排水、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等区域和岗位,要加强巡视检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的防灾保护工作,遇雷雨、暴雨、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时,要按规定停止相关作业。
(四)水利工程方面。水库要加强库区和上下游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统一的防洪度汛调度机制,确保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加强库区神下游影响范围内的巡查巡护,完善警示标志和通信广播等设施,特别是泄洪放水时,要提前预警预报,及时告知下游采取措施;防止汛期泄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其他各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要加强对电力、通讯、输油气管道等设施的检查维护、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排险措施,确保安全。要加强对中小学危旧校舍、医院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防雷、防火、防洪、防泥石流、防坍塌等措施到位。中小学要开展有针对性地暑期安全教育,防止学生溺水等事故发生。
三、落实责任,切实将防汛工作抓实做细
(一)切实落实防汛责任。各村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责任体系,将汛期安全工作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二)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要及时修订和完善防洪、防泥石流等防范自然灾害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抢险救援人员、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和汛前检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灾害或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
(三)加强汛期值班值守。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建立颌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险情要及时处理,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和处置。特别是在可能出现暴雨山洪、泥石流、坍塌垮塌等情况时,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的原则,提前转移和撤离人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各村、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特别是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安监部门要相互沟通联系,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完善汛期雨情、灾情的预测预报和抢险救援机制,及时发布和通报气象和水文信息,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范和降低灾害损失。
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加强安全巡查巡护,及时掌握气象和灾害信息,灵敏反应、超前预防、果断决策、有效应对,有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达州市达川区银铁乡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