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关于切实抓好2017年大春生产的
来源:双庙镇
发布日期:2017-02-15
点击数:

双府发〔2017〕18号

各村委、镇级各单位:

大春生产是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和关键点。切实抓好大春生产,努力夺取粮食丰收,对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双庙镇2017年度大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目标任务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四、五中、六中全会、2017年中央1号文件和区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稳定播面、优化结构、重推科技、抗灾减灾”的总要求,改善生产条件,落实各类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目标任务:全镇大春实现粮食播面20372亩,粮食总产0.97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27万亩,总产0.68万吨;玉米面积0.76万亩,总产0.29万吨。各村的大春粮食生产指导任务见附表。

二、把握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

(一)多措并举确保大春播面

一是各村组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禁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坚决制止全年撂荒和季节性撂荒。二是及时兑现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各村要对无人、无力耕种的土地采取承包、租赁、入股、代耕等方式促进流转,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社等集中,大力发展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各类服务组织,做到应栽尽栽。四是积极推广“菜-稻-菜”、“麦/玉/豆(苕)/菜”、“马铃薯/玉/豆(苕)/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利用田边、地角、坡坎和零星土地等积极发展田坎玉米、栽种围边高粱、推广杂糯间栽、增间杂豆等,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总体产量。

(二)集成配套先进栽培技术入户到田

一要重推良种,狠抓优质。水稻推荐选用:川优6203、Q优6号、内香8156、宜香10号、德香4103、内5优306、冈香707、蓉18优188、川谷优918、宜香优1108、F优498、蓉优1808、川香优907、冈优188、宜香2115等品种;玉米推荐选用:汉玉1号、迪丰998、华试9528、齐单6号、贵玉2号、同玉11、天玉3000、必胜6号等品种;马铃薯推荐选用:费乌瑞它、川芋56、秦芋30等品种;红苕推荐选用:南薯88、南薯99、绵粉1号、绵粉5号等品种;大豆推荐选用:贡选1号、南豆12等品种;高粱推荐选用:泸糯8号和泸糯10号等品种。二要抓住关键播期,及时播种。水稻应抢在3月10日前播种结束;玉米力争3月1日前育苗结束;春马铃薯1月底前播种结束;红苕应在3月15日前殡种结束;净作大豆在4月底1月初播种,套作大豆在5月15日前播种结束。三要选择好播栽方式。水稻育苗全面推行旱育秧和旱育抛秧,大田生产推广宽窄行条栽实行(9+7)×5寸栽培和40×35厘米三围强化栽培、等行双株(30×25)厘米或单株(30×15)厘米栽培;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推行35×35厘米或40×40厘米三围强化栽培或等行双株(30×25)厘米或单株(30×15)厘米栽培;提倡嫩秧早栽,全镇要求4月底前栽完冬水田和冬闲田,5月15日前栽完两季田;适当加大栽植密度,亩植1.2—1.5万窝。玉米推广肥团育苗或方格育苗,双株错窝定向移栽,大棒型玉米亩植2800-3000株,紧凑型玉米亩植3500-4000株。春马铃薯要求开厢起垄栽培,净作亩播7000-9000窝,套作亩播5000窝左右。红苕推广薄膜增温育苗,起垄高厢栽培,亩植5000窝以上,在6月5日前基本结束栽插。大豆推广玉、豆套作种植,亩播3500窝以上。力争大春粮经作物规范播栽面达到95%以上。四要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播、机收等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三)扎实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

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要求,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综合防治等实用增产增收技术,在杨柳沟、石门寺创建水稻、玉米各100亩高产核心示范片。

(四)全力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注重抓早避害。重点把好育苗和移栽关,全镇水稻在3月1日—15日播种,4月中下旬移栽;玉米育苗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3月下旬移栽,提倡小苗(乳苗)单株定向分级宽窄行栽植;红苕于3月中旬实行增温育苗,“芒种”前起垄栽培;苎麻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实行增温育苗,4月下旬开始移栽。二是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高度重视重大病虫害以及“两迁”害虫的田间调查和监测,及时发布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预报。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全镇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全年病虫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6%以上,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积极推广杀虫灯、色板、性诱剂和生物农药,蔬菜、水果、水稻、玉米等绿色防控面积达3万亩以上。三是各地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确立“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避灾、积极抗灾”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抗旱、防洪减灾措施,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变对立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各村要及早准备和认真落实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多制旱、以科技制旱、以设施制旱等防灾减灾措施,引导动员群众育足留好预备种苗,作好充分准备。

(五)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方式,合理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要建好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制度,做好产销全程检测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三要加强营销体系建设。要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开拓农超、农餐对接等农产品进入终端市场的形式和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一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向耕种收关键薄弱环节以及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

二要协调推进大、中、小、微农业机械的应用,不断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三要加强机电提灌设施和机耕便民道建设,重点抓好水毁和老化提灌设施的修复、改造及田间机耕道的完善配套。四要加强农机质量和农机安全监管,创建“平安农机”安全生产活动月。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措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领导为副组长,镇农技站全体成员、镇财政、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大春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大春生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严格督查考核。镇政府把2017年大春生产工作纳入各村和相关部门绩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镇政府对各村大春生产播种面积、杜绝土地撂荒等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对粮食生产工作抓得出色的村提请镇政府进行通报表扬。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村,要严格问责,凡一个村民小组(社)成片撂荒1亩以上或累计撂荒5亩以上的,要对其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整改;凡一个村成片撂荒3亩以上或累计撂荒10亩以上的,对其村委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附件:1、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人民政府大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人民政府

2017年2月15日

附件1:

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人民政府

大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何彦镇长

副组长:王晓艳分管农业副镇长

成员:杨勇镇政府办公室主任

陈毅镇农技站站长

杨积中镇财政所所长

蒋万志供电所所长

张宇驻双庙镇民警

王芝剑双庙国土所所长

聂孝辉镇水管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由杨勇任主任,陈毅、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大春生产相关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