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发〔2016〕41号
各相关村委会:
一、基本情况
东兴乡位于达川区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东挨麻柳镇,西连福善镇、景市镇,北邻大风乡,南接万家镇、黄都乡。全乡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现辖16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总人口20125人。2015年人均纯收入8536元,其中林业人均纯收入3505元。
二、森林资源概况
全乡幅员面积54000亩,其中林业用地14393亩,现有森林面积7188亩,森林覆盖率13.31%,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其中原有森林面积6288亩,主要分布在宣家坡村、二郎桥村、蒋家沟村、郑家店村、洞子口村、龙洞庵村。退耕还林面积900亩,分布在马家坝村、罗家冲村、宣家坡村、蒋家沟村、郑家店村、洞子口村、凤凰寨村、龙洞庵村。主要特点:一是森林资源较少且分布零星,二是林种结构不合理,主要以马尾松、柏树为主的纯用材林较多,混交林较少。
三、防控方法
(一)目的意义。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监测防治困难,松树一旦感病,最快40天即可枯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检疫对象,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发展蔓延速度迅猛,危害日趋严重,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胁,为了确保我乡松林的安全,搞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做到及时、有效、迅速、有序的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入,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为中心,以监测普查为重点,建立完善的预防预警防范体制,完善检疫、测报体系,加强基础建设,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做到责任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坚决杜绝松材线虫病传入。
(三)预防的目标与任务。
1.预防对策:全面普查,严密监测,严防疫木传入,控制天牛媒介,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松林抗性,确保森林预防重点区:一是重点公益林保护区;二是退耕还林区;三是疫较近的地区。
2.主要目标:辖区内不发生一起松材线虫病,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有力防治措施,全力组织扑灭,彻底根绝松材线虫病,二是加强普查,做好监测,监测覆盖率100%,
3.预防任务:建立健全监测普查预警体系,乡政府设立专兼职普查队伍,开展长年监测调查工作,以村为单位每年组织村(社区)对所辖范围所有松林每年春季(4-5月),秋季(9-10月)普查两次,发现疫情,及时上报,经常检查和调查监测,发现疫情,果断封锁,及早除治,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果断措施给予拔除。
(四)监测技术措施。
1.全面普查:每年春季(4-5月),秋季(9-10月),对辖区内松林、场镇周围、加工厂的松林等全面普查和定期巡查,发现有黄绿、黄褐色、红褐色和整株死亡的松树和有蓝变现象的松材及其制品,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病,严防松材线虫病侵入。
2.常年监测:对辖区内的松林进行常期监测,防止发生松材线虫病。
3.监测方法:
(1)诱捕器:于每年5月至10月,在每个固定标准地内设置松褐天牛诱捕器,诱捕器下端离地1.5米,诱芯内放入棉花,加入200毫升引诱剂,以后每隔20天添入140毫升,隔2天检查诱捕器松褐天牛的数量,并收回天牛进行分离鉴定。
(2)段木引诱法:每年的5月至10月,在每个固定监测点附近,伐倒松木3株,搭成三角架形,枝叶放置三角架下,每隔20天左右检查天牛的诱捕情况,并收回天牛进行分离鉴定。
(3)打孔流脂法:每年的6月至9月在每个固定标准地选择标准株,在胸高处打一个1厘米左右孔至皮下,2-3天后观察松脂流量,大量溢出为正常;流出2滴为可能感病,流出1滴为基本感病,松脂不流出仅在洞内或在洞内滴状凝结为感病,同时取样进一步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四、防控组织保障
为保障我乡森林资源安全,特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组 长:潘 斌 乡长
副组长:周彩霞 副乡长
冯 政 麻柳林业站副站长
成 员:潘 琳 东兴乡财政所所长
李 莉 综合办主任
陈 军 广播站站长
李仁英 农技站站长
吴成新 麻柳林业站职工
于成忠 麻柳林业站职工
何 政 麻柳林业站职工
办公室设在东兴乡林业办公室,具体日常工作由冯政、吴成新、于成忠、何政负责。
达州市达川区东兴乡人民政府
2016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