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国际第23个消除贫困日),根据《达州市达川区社会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全乡将创新开展系列活动,现就扎实做好2016年扶贫日系列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区委一届四次全会、全区脱贫攻坚大会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系列活动,营造“人人皆愿为”的社会扶贫氛围,弘扬“人人皆可为”的公众理念,完善“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机制,推动各方资源向贫困人口汇聚,促进各方力量向贫困地区整合,为全区“十三五”脱贫攻坚开好局、起好步。
二、活动主题和目标
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主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泛开展自愿捐赠、专项特色扶贫系列活动,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三、活动时间
10月1日——10月10日。
四、活动范围
在全乡各村(社区)、各单位以及各行业全面开展。
五、活动内容
(一)宣传动员
1.多种形式宣传。乡村组织联动,采取在街道、社区、乡村悬挂标语、张贴海报、制作墙报、树广告牌、发放宣传单(册)等形式,以及举办“扶贫人人皆愿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出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社会氛围。
2.网络信息宣传。向全乡手机用户发送扶贫公益短信,宣传扶贫日活动主题、“结对认亲、爱心扶贫”、“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等公益活动,还可向“四川爱心扶贫网”、区政府网等报送相关信息,扩大公众对扶贫日的知晓度,营造人人参与扶贫济困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开展自愿捐赠活动
各村(社区)要广泛动员、加强引导,组织单位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自愿捐赠活动。1.资金捐赠:开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一日捐”、“一元捐”为主题的爱心募捐活动,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要积极引导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团员青年、学生、社会群众通过自愿捐赠一天工资或一元零用钱,向贫困人口献爱心,培养公益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广泛发动在外成功人士、有志之士等参与爱心捐赠。自愿捐赠资金实行各负其责的方式进行,于10月9日前将捐赠款交到乡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统计登记汇总。区级指定受赠机构为达州市达川区慈善总会,实行专人专帐管理。
(三)开展专项特色扶贫活动
1.开展“走基层”实践活动。结合“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走基层活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社会扶贫调研活动,制定规划、出主意、想办法、选项目、找出路,积极为贫困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精准识别贫困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切实解决老百姓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出行难、发展难等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
2.开展电商扶贫行动。探索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培训农村电商扶贫人才,构建贫困地区农产品双向流通体系,展示推销贫困地区产品资源,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3.开展民营企业助贫行动。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行动,提供对接平台,出台鼓励措施,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捐赠救助、智力帮扶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同时,推进“我为家乡脱贫做件事”活动,积极推介贫困地区的独特优势资源,吸引达商返乡创业,促进各村(社区)经济发展。
六、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责任。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动员、部署和参与活动,指定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开展好我乡全国扶贫日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注重活动实效。
(二)精心制定方案。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根据所承担的内容和任务,认真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保障措施,精心组织、突出特色,积极推进扶贫日系列活动落到实处。
(三)积极发动参与。按照更加注重营造氛围、更加注重社会参与、更加注重整合资源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参与面,积极倡导扶贫济困志愿者行动,广泛发动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参与。
(四)严明活动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一项规定、区委十二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坚持节俭务实的原则,务实有效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要加强对各项活动和各类资金的规范管理,明确各类、各级机构参与扶贫日活动的基本原则,从源头上杜绝假借扶贫之名谋取私利的现象。严格扶贫资金募集、管理、使用、监督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安全高效。
(五)坚持公开透明。捐赠扶贫济困、奉献爱心公益事业。
(六)注重总结宣传。要深入基层,掌握本着自愿、公开、透明的原则,接纳社会募捐款项。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不得对捐赠款物私分、挪用、截留,涉及违纪违法的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