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欠薪成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依法获得劳动报酬权益,积极推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达川区人社局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强化源头防控,集中排查隐患,快查快办案件,完善欠薪线索从收集到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将“防、堵、疏”理念深度融入各环节。
一是源头设防排隐患。多渠道收集欠薪线索,规范化登记分析,多形式宣传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张贴安薪达欠薪维权二维码200余张,发放农民工维权明白卡3000余份,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助力农民工依法维权。运用“看问核”工作法对辖区内工程领域在建项目进行重点检查,“看”工资支付信息、“问”工资发放进度、“核”农民工信息及欠薪情况。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详细记录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农民工人数等信息,推动欠薪治理从“被动治欠”到“主动防欠”转变。截至目前,共排查已开工建设项目施工单位30余户,涉及劳动者6500余人。
二是多方联动堵漏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健全条块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人社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及时函询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调度我区新建续建项目情况,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同时,紧盯关键环节,督促工程领域建设项目严格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分账管理等制度,堵住制度漏洞。截至目前,推动20余个项目落实了工资专户、维权信息告示等制度。
三是快速疏导促长效。强化线索核处方式,采取电话核处与现场执法相结合,迅速响应欠薪线索。按照“三快一专”工作方式,即快速介入调查、快速厘清案情、快速处置完毕、专人负责到底,有效遏制欠薪问题扩散,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坚持“办结一件、治理一项”,将欠薪项目纳入重点监管和日常巡查,形成“源头防控风险、中端联动堵漏、末端快速疏导”的完整闭环,提升欠薪治理的长效性与系统性,确保欠薪治理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截至目前,协调处理各类劳动保障投诉问题700余个,为700余人追发工资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