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行政审批局始终坚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好办”“办成”转变,努力打造“材料最少、流程最优、审批最快、机制最活、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优化政务环境,夯实“服”的基础
围绕“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政务服务改革要求,不断优化便民“硬环境”,提升窗口服务“软实力”。在医保、社保、税务、公安、不动产等5个部门设置分领域综窗,有效整合行政审批、住建等27个部门的406项审批服务事项,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无差别办理”服务模式,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由“一事跑多窗”转变为“一窗办多事”。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可办事项654项。同时,优化升级自助服务区、便民休息区、群众等候区等基础功能区域,为办事群众提供老花镜、轮椅、急救药箱、共享雨伞、急救医药箱等便民设施,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便利。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的温度
坚持“您有想法,我有办法,为您服务,想方设法”的理念,以“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活动为载体,采取提前介入、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等方式,组建“3 1 N”服务专班,实行一项目一团队、一项目一清单,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助力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达成即投产。同时,不断拓展代办服务内容,推行了“陪办服务”“多部门上门 行动”服务等,截至目前,服务企业5000家1.5万余次,办理各类事项1500余件,为特殊困难群众开展上门服务1000余次,让残疾群众、特殊困难群众“一步都不跑”,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从“有”到“优”转变,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三、坚持网络“跑路”,拓宽“服”的渠道
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主线,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广“一网通办”,积极推行便民服务“网上办”“码上办”“掌上办”。充分挖掘“数字赋能”实效,强化数据共享应用,实现“一端申请、同步审批、一窗出证”,由“单部门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协同审批”,由“群众跑”变为“数据跑”,打造高效办、快速办、省心办“流水线”,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从“多门办理”向“一门办理”、从“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的深度转变。目前,我区1239个区级事项实现网上可办,221个事项实现了掌上可办,1195个事项做到了全程网办。
四、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服”的力度
坚持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用心服务”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群众“带着问题进门,携着满意而归”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容缺受理制等,对于群众面临的急难问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和好事快办。深入开展“清廉政务”建设。积极开展创建“鸿雁”班子,争当“五星”干部活动,依托“清廉政务”网络监管平台,亮晒审批环节,公开接受企业群众监督,防范廉政风险,守好审批人员与企业交往“廉洁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
下一步,达川区将以“办事更快、服务更好、程序更简”为工作目标,全力打造“优”无止境“赢”在达川的政务环境,助力“老家达县,宜美达川”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