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少年中国芯西南片区省级专赛(重庆)》在深圳、北京、重庆三大核心城市联动举办,达川区学子表现亮眼,实验小学、逸夫小学2所学校的15名学生共斩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3个,其中2名学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达川区教育局与学校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教育、系统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充分彰显了区域教育在科创育人领域的扎实成效。
达川区教育局始终将科技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通过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科创教育生态。一方面,严格参照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标准,建立“校级选拔——区级集训——省级竞赛”的三级培养机制,确保优质生源得到系统化培育;另一方面,加大资源保障力度,专项投入升级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引进芯片设计模拟平台等前沿教学设施,并联合本地科技企业开设“工程师课堂”,推动产业资源与校园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机会。同时,教育局持续强化竞赛规范管理,借鉴达川区此前查处违规竞赛的经验,严格筛选赛事资源,确保学生参与的均为教育部认可的高规格赛事,切实维护竞赛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为学生搭建正规、优质的成长平台。
作为具体落实单位,实验小学与逸夫小学立足课堂主阵地,深化课程改革与实践培育的融合。两所学校将芯片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内容融入校本课程,开发“芯片启蒙”“电路设计”等特色课程,并以赛事项目为导向,组建“少年芯”社团,通过“基础培训——模拟竞赛——专家特训”的阶梯式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此次参赛的15名学生均来自社团梯队,他们在备赛期间接受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与团队协作训练,最终在省级赛场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达川区“科创育人”理念落地见效的生动体现。下一步,达川区教育局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推广实验小学、逸夫小学的成功经验,扩大科技教育覆盖面,并依托晋级国赛的学生资源,对接高校实验室开展暑期特训,持续完善“课程——竞赛——实训”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