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扩优强链”培育特色劳务品牌
来源:达川区农民工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02
点击数:

达川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针对特色劳务品牌培育“数量少、质量低、运作弱”的问题,通过“扩基础、强实效、重运作”等举措,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品牌引领、产业支撑”的特色劳务品牌发展新格局。

扩数量优结构,促多元化发展。一是结合产业需求,培育劳务品牌。紧盯全区产业发展方向,借助新兴领域发展势头,围绕丘区农机装备产业园、电商直播等培育特色劳务品牌,不断壮大特色劳务品牌队伍。今年以来,共新增区级特色劳务品牌“达川农机”“达城网销客”2个。二是优化传统品牌,深挖区域特色。推行“一品牌、一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秦巴妹子”“巴蜀藤艺师”“蜀秀椿农”融入智能家居服务、非遗文创设计、农产品深加工等新内容,使品牌数量与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传统 新兴”梯度品牌体系,促进多元化发展。近年来,累计培育市级劳务品牌2个、区级劳务品牌5个,建成品牌实训基地1个、工作室1个、改造培训教室10余间,涵盖家政、农业、工艺品、电商、制造等行业,带动就业3.6万人次,品牌集群效应显著增强。

重全过程服务,提升培训实效。一是确保培训方案科学可行。多方搜集企业用工信息,了解农民工的就业愿望和技能水平对培训各要素反复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双线双查”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常态检查,线上运用微信工作群、V3.0系统,线下组建督查组随机抽查做到培训过程实时监控、常态监管传导培训工作压力,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培训真实有效。三是增强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培训学员就业创业工作台账,为学员提供“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适时开展后续跟踪。近年来,累计开展劳务品牌培训78期、培训结业3015人,其中,培训专业与劳务品牌挂钩人数达1418人,占结业总人数的47%,学员满意度99%,取证率100%,学员就业率稳步提升。

深化市场运作,扩大品牌影响。一是构建品牌产业链,推动“品牌 产品”融合。藤艺、香椿品牌,联合电商产业园开设“巴蜀藤艺”“鱼香椿芽”线上旗舰店,开发家居装饰、文创礼品等系列产品,2025年线上销售额突破400万元;推动“秦巴妹子”家政品牌与本地社区、养老机构、沿海劳务协作单位合作,提供“标准化服务 智能设备”套餐,服务溢价能力提升近20%;依托“全国首家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大力发展农机劳务品牌,通过“研发-培训-服务”一体化模式,构建覆盖“耕、种、管、收、运”全流程的农机驾驶操作员队伍,持续提升劳务附加值。二是创新宣传推广模式。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常态更新品牌故事、技能展示等短视频,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劳务品牌技能大赛”“劳务品牌推介会”,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知晓度。近年来,累计带动就业达3.6万余人次,年人均收入增长6%以上,品牌劳务工资比同地区同行业工资高8%以上,形成“技能提升品牌增值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