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卫生健康局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5-04-10
点击数:人次

​​(1)聚焦高位推动,实现“责任共同体”。厘清政府、部门、医共体三方权责,制定了《达川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组建以区人民医院为总院,中医医院、妇计中心、疾控中心及23家基层卫生机构为成员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并挂牌运行“十大管理中心”。印发了《达州市达川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权责清单》《达川区总医院章程》,有效打通了政府部门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构建“服务管理利益责任一体”的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

(2)聚焦服务基层,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了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建成临床服务、急诊急救双“五大中心”,医共体牵头医院根据“按需派驻”的原则,建立人员、技术、管理、服务等“四下沉”机制,遴选23名专家到基层分院,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10项以上,实现派驻人员全覆盖;通过开展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带教查房、业务培训、实例讲解等方式,让群众“近”享优质健康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诊疗能力。截至目前,开展坐诊会诊2400余人次、提供手术、查房等指导1225次,授课111人次,组织培训99人次。实施远程会诊8.7万例,下转患者9.3万人,176位专家基层坐诊2400余次,基层诊疗占比提升至59.98%,较上年度提升4.66%。

(3)聚焦深度发力,实现“能力提升”。一方面持续提升总医院能力。强化与区外知名医院合作,区人民医院与重医大附一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授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达州医院”,并与攀枝花学院建立临床教学医院;与区外知名“三甲”医院建立专科联盟30个。区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5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降低2.02%;门诊疗人次73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提高8.9%;医共体内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5%,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4.44%。另一方面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6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4家基层医疗机构创成“社区医院”,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灸理疗科创成“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渡市镇中心卫生院达到省级优等尘肺病康复站;基层医疗机构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