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米城乡:创新多元调解机制 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来源:米城乡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3-11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米城乡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聚焦矛盾纠纷化解这一基层治理核心课题,通过构建多元调解体系、优化网格管理模式、深化法治宣传服务,推动综治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2024年全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2%,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构建多元调解体系,打通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一是整合资源强化联动。建立三调联动机制,统筹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设立劳动争议、土地纠纷等专项调解室,2024年累计化解涉企劳资纠纷2件、宅基地争议3起。二是织密网格管理网络。依托--三级网格架构,推行一网统管模式,8名专(兼)职网格员每日开展巡查 服务,全年采集民情信息1200余条,时处置微小矛盾52件。三是建立分层响应机制。实行村级首诊-乡级会诊-专班攻坚三级调解流程,对重大纠纷组建政法干部 法律顾问 乡贤专班,2024年化解信访积案2件。

二、深化法治德治融合,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打造1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组织法律明白人以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宣传5次,通过微信群广播传播,覆盖群众7000人次。二是培育文明乡风土壤。开展最美庭院”“和谐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先进典型15户,推动赡养纠纷、邻里矛盾同比下降33%。三是优化智慧调解服务。利用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申报等指尖服务,累计线上化解纠纷14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2.8天,群众调解满意度达97%

三、强化闭环管理机制,巩固长效治理成果一是建立动态回访制度。对已化解案件实行一案一档跟踪管理,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方式评估调解成效,2024年协议履行率达99.5%,重复投诉率降至1%。二是实施风险预警干预。建立人工巡查 重点盯防双轨机制,组织驻村干部、网格员每周开展重点区域走访,结合历史矛盾台账分析风险点位,利用雪亮工程实现重点路段视频覆盖率达70%,全年未发生矛盾升级事件。三是完善应急处置体系。组建驻村干部 驻乡民警 网格员应急分队,开展模拟演练1次,2024年快速处置突发纠纷2起,现场稳控率100%,未发生矛盾升级事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