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百节镇:结对帮扶促发展·并肩携手展笑颜
来源:达川区百节镇
发布日期:2024-12-17
点击数:人次

今年以来,百节镇坚定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托底性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放不下心”的责任感,“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在产业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下足功夫,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精准有力做好“一对一”结对帮扶万源市曾家乡。

(一)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工作安排部署。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百节镇高度重视、精心统筹托底性帮扶工作。一是抢先抓早,组织工作专班。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所、乡村振兴办公室、曾家乡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乡村振兴办,有效推进托底性帮扶工作。二是深入调研,制定帮扶方案。工作小组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曾家乡现状,摸清困难,出台印发《百节镇2024年度定点帮扶工作计划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开展具体工作。三是镇村联动,创新工作机制。百节镇充分发挥镇级各部门、村(社区)的能动性,细化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使帮扶工作辐射面更广、落实力更强。

(二)注重问题导向,助推产业全面发展。自托底线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严格落实相关要求,统筹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思想、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提供一定支持。一是助力基础设施提级。根据百节镇对口帮扶万源市曾家乡重点帮扶任务计划,结合财政实际,投入2万元对通乡道路(曾三路)进行维修整治,破解道路制约,让便捷的“舒心路”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路”。二是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根据曾家乡地域特点,深入分析特色产业销售情况,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资源优势,以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代销土特产,鼓励我镇公职人员主动采购曾家乡生产茶叶、烟叶等,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巩固“茶杯子”,充实“烟袋子”。三是助力区域交流发展。两地立足实际,加强沟通合作,深化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结对联动工作思路模式,组织村干部相互参观学习,扩展视野,开阔眼界,提升帮扶质效,凝聚振兴合力。

(三)聚焦以人为本,落实帮扶责任担当。在帮助曾家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托底帮扶工作也注重细化到村、覆盖到民。一是压紧压实帮扶责任。根据项目清单,今年以来,百节镇主要领导2次到曾家乡,分管领导4次到曾家乡,督查帮扶项目进度,确保定点帮扶工作精准高效开展。二是切实扶持帮助监测户。对万源市曾家乡43户监测户帮扶慰问,了解其家庭收入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和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赠送脱贫物资,为脱贫致富提供必要支持。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培训。百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严格对照落实帮扶计划,定期为当地群众组织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邀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做到种植有机化,养殖规模化、生产现代化。

下一步,百节镇党委、政府将主动扛起责任、抓好落实,同曾家乡同心协力、同向发力,画好区域协同发展的“同心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