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据统计,儿童意外伤害是我国1-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每年造成超过5万名儿童死亡,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溺水、自杀和意外中毒都是常见的伤害类型。但伤害并非完全偶然的随机事件,是可防可控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如何预防。
一、道路交通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家长监护:幼儿走路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周围路况,拉住孩子的手不放松,做到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分心。
2.培养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孩子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如靠右行走、穿越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随意穿越护栏等。
3.规范骑行行为: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骑车上路,要在家长帮助下正确学习骑车技能,未满16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上路。按规定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禁止并排骑行、互相追逐、骑车带人等行为。
4.乘车安全:乘坐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乘坐汽车时坐后座,并正确佩戴安全带,不将身体探出窗外;12岁以下儿童乘车建议使用安全座椅,且不坐副驾驶;不搭乘超载、违规运营车辆。
二、溺水防范措施
1.有效看护:有效看护的核心三点是要做到专心、不间断和近距离。无论儿童是在家中的浴缸、游泳池,还是开放性的湖泊、海滩等水域或水域附近,家长都要保证孩子始终在视线之内。
2.提前告知风险:告诫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3.注意警示标志: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4.学习游泳技能:正确学习游泳技能和基本的自救方法,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疲劳游泳和在水中嬉戏打闹。
三、动物咬伤防范措施
教育孩子不可以随便逗弄动物;不管多么乖巧可爱的宠物,都不能单独与孩子在一起。远离流浪动物、无牵引绳的犬及烈性犬。
一旦被狗、猫等动物咬伤,要及时就医,根据情况注射狂犬疫苗。如果被毒蛇咬伤,要先用冷水冲洗伤口并将毒血挤出来,然后在伤口的上方近心脏位置,用带子扎起来,然后迅速送医。
四、居家安全
1.避免高空坠落:窗边不放置杂物,提前安装防护栏并定期检查牢固性。告诫孩子不要在阳台、窗台附近嬉戏打闹,避免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
2.预防中毒:将危险物品、不适合孩子玩耍的物品(如铰肉机、榨汁机等)放置高处,避免孩子接触。不要给孩子玩带有小孔洞的物品,防止孩子误吞或卡住。
3.防止被卡:外出时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公园的健身器材、雕像、交通工具、商场的旋转门、扶梯、游戏机取币口等都可能成为“卡头、咬手、夹腿”的利器。乘坐电梯时,要站稳扶好,不要嬉戏打闹,更不能把手、脚伸到电梯扶手、踏板等缝隙处。
五、校园安全
1.遵守校园规定:有序进出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或互相推搡。不在教室打闹追逐、互扔东西。
2.注意运动安全:体育课时,不随意攀爬运动器材,不做危险动作。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若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告知老师。实验课前,仔细听取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不要因好奇而乱动化学试剂。
3.防范校园霸凌:面对校园霸凌,要自信、勇敢,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
六、其他安全提示
1.防走失:外出时,家长应确保孩子始终在视线范围内,避免孩子走失。
2.防烧烫伤:端送热的食物时要避免冲撞,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厨房和卫生间活动。
3.防爆竹伤害:遵守规定,在指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避免在人群密集或易燃物附近燃放,选购质量合格的产品。
总之,预防孩子各类意外伤害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