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多学一份自救知识,就多一份生命保障!我们深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因此,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达川区教育局向您发出以下倡议:
一、提高防灾意识,加强家庭教育
请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向孩子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如地震避险、防洪防汛等。通过讲述真实案例、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二、关注身边隐患,共筑安全防线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检查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电线老化、燃气泄漏、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当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稳定。
三、参与社区活动,共建和谐家园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如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孩子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自救技能
(一)地震
1.大地晃动时,不要一味往外跑,牢记“趴下、掩护、手抓牢”。
2.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3.不要盲目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
4.不要贪恋财物,应抓紧时间尽快逃生。
5.不幸被掩埋,不要放弃求生欲望,敲击发声,保存体力。
(二)暴雨
1.尽量不要外出,及时掌握天气情况。
2.不去山区、沟谷旅游,不在河流、低洼处逗留。
3.不在临时建筑、老旧建筑、危墙旁躲雨。
4.不要贸然涉水前行,注意绕开路面漩涡、突泉。
5.汽车在积水中熄火时,不要再启动,不要在车内待援,应尽快弃车转移。
(三)洪水
1.不要游泳逃生,可利用门板、洗澡盆等漂浮物转移到安全地带。
2.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3.不在洪水中行走或驾车。
4.不要进入隧道、地铁站、立交桥、涵洞、地下室等。
5.如果房间进水,不要靠近电器,应立即关闭总电源。
(四)雷电
1.不要接触电线、广告牌、金属门窗等带电设备或金属装置。
2.不要在高楼平台上停留,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3.不要躲在树下,不要触摸大树树干。
4.停止进行水上运动,已在水面上的,尽快上岸。
5.关闭门窗,远离阳台,不要使用带线网络设备。
(五)泥石流
1.不要停留在低洼地带或河谷中,也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方。
2.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两边山坡跑,决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3.不要上树躲避,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
4.不要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要向地质坚硬、无碎石、不易被雨水冲毁的岩石地带撤离。
5.逃生时,不要贪恋财物。
(六)山体滑坡
1.雨季时不在危岩附近停留,避开有滚石的山坡。
2.不要忽略滑坡征兆,知道山坡出现裂缝意味着危险。
3.逃离时不要顺着滑坡方向跑,要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边山坡上跑。
4.不要放弃逃生,无法及时逃离滑坡体时,可先抱住身边的固定物体或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5.撤离后,不要着急返回危险区附近。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大手牵小手,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减轻灾害风险。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