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卫健局开展先诊疗后付费,重点人群有“医”靠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4-08-19
点击数:人次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达川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面向7类重点人群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切实减轻患者垫资压力和经济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提高站位强部署,确保政策落地实施“上下一心”。一是召开区卫健系统“先诊疗后付费”业务培训会2次,要求医保结算窗口、重点人群服务窗口等相关工作人员务必将业务流程烂熟于心,其余职工熟悉政策为就医群众做好导引工作。二是对辖区39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55个村卫生室就“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了解情况、宣传氛围营造、政策实施情况等内容进行全面督导,针对存在问题立行立改,切实保障政策落实上行下效。三是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在农业农村、医保、民政等多领域无缝对接,为政策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多措并举扩宣传,确保群众政策知晓“一清二楚”。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LED屏、宣传标语、海报等线下方式,结合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政策。二是卫健系统干部职工人人充当宣传员,组织医疗队伍深入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结合巡回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发放宣传资料,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三是通过开设重点人群服务窗口、制作“温馨提示”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便捷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已张贴流程单、宣传海报、“温馨提示”等宣传资料600余份。

(3)精准施策优程序,确保重点人群就医“一站结算”。一是通过健康档案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每月更新重点人群花名册,确保就诊患者信息准确无误,惠民措施应享尽享。二是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更加便捷的服务措施,在医疗卫生机构内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医保、现金、商业保险等多种支付方式,实现患者就医费用即时结算,缩短群众就医时间。三是持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自7月以来,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人群“先诊疗后付费人数”服务人次达680余人。

(4)动真碰硬抓监管,确保违规医疗行为“一抓到底”。一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医疗行为。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患者就医行为监测和预警系统,充分发挥医疗“温度”平台作用,对多次住院、长期住院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处理。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