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赋强公证”新模式 走出达川多元纠纷化解新路径
来源:达州市达川区司法局
发布日期:2024-07-16
点击数:人次

​近期,达川区司法局达川公证处充分发挥公证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中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坚持下好主动参与“先手棋”,打好隐患化解“主动仗”,探索“诉前调解 赋强公证”新模式,主动介入法院诉前调解,在诉前积极稳妥、用心用情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催收无果  案件起诉

郝某某因承建四川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于2014年4月20日在周某某处借款30万元,借款期限二个月,并出据借款依据。到期后,郝某某并未进行偿还,经双方多次协商,郝某某在借条上签明多次延期至2023年8月30日,欠本金及利息一直未还,周某某多次催收无果。据此,周某某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诉至达川区人民法院。

赋强公证  减少诉讼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将该案件分配给入驻的公证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公证调解员在接受该案件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公证职能,针对案情情况,适时引入“赋强公证”。公证调解员积极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劝谏当事人,向双方讲清楚各项法律条款,孰是孰非,其中利弊,促使当事人关系缓和,最终使当事人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公证调解员针对双方所达成的还款协议,向双方阐述强制执行公证的有关法律规定、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经当事人同意并申请为双方达成的《还款协议书》进行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经上述双方协商后,原告周某某提出撤诉。

调解 公证  彰显法治新力量

“诉前调解 赋强公证”模式,在法院、公证处、当事人三方之间搭建起桥梁,多方合力,显著提升纠纷化解能力,相比较以往诉讼流程,当事人可直接依据赋强公证书和执行证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经过繁琐的诉讼程序,使问题的解决得以更加简捷、高效,实现纠纷解决一站式、高效式、多元化,是多元纠纷化解的创新举措。对于当事人,可节省诉讼环节的时间,以及相关的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成本;对于法院,简化司法程序,提高司法效率,加快部分存在纠纷的资产的处置速度。

“诉前调解 赋强公证”模式是全面深化法治达川建设,法治力量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动实践。一方面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避免矛盾激化,维护双方关系和谐,也发挥公证在社会矛盾的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从源头上缓解诉讼压力,减少诉讼增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解纷需求。达川公证处已与达川区人民法院达成共识,推出系统化、长效化的“诉前调解 赋强公证”模式,为符合赋强条件的经公证处调解后的协议(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自2024年4月中旬开启“诉前调解 赋强公证”以来,达川公证处共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5件,办理调解所达成的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31件。今后,达川公证处将持续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提供多元化、专业化、便捷化的公证法律服务,在法治建设上通过更多合作新模式,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老家达县 f 宜美达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