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行政审批局秉持“企业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的理念,坚持以“为民服务 f 政务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全面推行“党建 ”工作模式,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党建 窗口”把党员力量“聚”起来
一是优功能,打造“实体型功能型”党支部。根据国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和综合窗口改革要求,在业务关联度高、办公区邻近的综合窗口,整合65名党员编入4个党支部,实现了党务融业务,业务优服务。二是强阵地,打造达川政务“第一窗口”。充分发挥前台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志愿服务站、政务驿站等党建主阵地作用,特别是对各类“疑难杂症”,通过党员干部接待解释、协商研判、协同联动等方式,最大限度让“办不成的事”办得成。三是抓学习,打造党员先锋“示范岗”。创新开展干部夜校、一对一传帮带、党员先锋示范岗评选等,锻造“三型三心”(专业型、服务型、廉洁型,用心、热心、耐心)政务服务先锋队伍,进一步强化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二、“党建 改革”把审批速度“提”起来
一是创新开展“一业一证(照)一码”改革。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技术赋能等举措,将行业准入准营涉及的许可事项进行物理集成,实现“一码覆盖、一证准营”,材料、环节、时限、跑动次数分别减少31%、37%、53%、83%。二是开展效率革命。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将涉企惠民的47项审批进行“自我革命”,针对小型取水户、民生工程取水许可延续,将专家审查环节改为联合部门现场核验、评估,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三是开展“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微改革。设置“电梯增设”专窗,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次踏勘、一次验收”,审批时限由28个工作日压减至8个工作日,提速70%。2023年达川区加装既有住宅电梯达川区75部,同比增长300%,位居全市第一。
三、“党建 便民”,把政务服务“优”起来
一是简政放权“就近办”。将部分事项下放(委托)乡镇(街道)、园区,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西部片区分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身份证(临时身份证)、不动产涉税登记、房屋信息查询就近能办。二是为民服务“帮您办”。组建红色代办队伍,将服务窗口前“移”到需要帮助的企业排忧解难,采取“多部门上门鉴定行动”方式,让残疾群众“一步都不跑”,根据企业、群众需求,采取“一对一、点对点”代办服务。三是增值服务“暖心办”。中午开设“午间不停歇”服务,入驻窗口(部门)至少有1名党员12:00—13:00值班,解决群众办事“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问题。实行“全程陪同办”的适老服务,为老人提供咨询引导、协助办理等全流程“一对一”“跑腿式”帮代办服务。
四、“党建 作风”把廉洁形象“树”起来
一是强化日常管理。开展“四心”作风教育再整顿,查找服务群众中的问题51个,逐一认领并整改销号。进一步完善《达川区政务服务大厅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好差评电话回访”机制,每月对窗口工作人员到岗情况、工作状态、服务态度等问题进行监督考核。二是扎实开展“清廉政务”建设。通过“清廉政务”监管平台,将审批办理过程实时推送给企业、群众,审批每个环节可视化,区纪委监委全程监督,助推行政效率提升39%,群众满意率100%。三是多举措提升群众满意度。设立企业“接待日”、政务开放日,聘请“两委员一代表”作为“行风政风监督员”,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群众满意度评价位居全区前列,实现权力运行阳光规范、干部队伍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