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前期主要病虫基数、晚秋作物栽植情况及秋季气候趋势,结合历年病虫发生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晚秋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为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再生稻病虫中等发生,病害重于虫害,主要以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穗腐病、水稻螟虫、稻叶蝉、稻蝽蟓、纵卷叶螟等病虫发生为主;夏大豆病虫中等偏重发生,病虫并重,主要以种腐病、病毒病、炭疽病、锈病、细菌性斑点病、蚜虫、蝽蟓类、豆荚螟、斜纹夜蛾等病虫发生为害为主;秋玉米病虫中等发生,虫害重于病害,以玉米螟虫、草地贪夜蛾、蚜虫、叶斑病类等病虫发生为主;秋马铃薯病虫中等发生,病害重于虫害,以晚疫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发生为主。
二、防治方法
1.大豆病虫
大豆初花期至结荚鼓粒初期,是大豆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重要关键时期,错过防治时期,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宜及时抓住此期,针对不同病虫,选用对路药剂早防早治,连防1~2次,间隔7~10天一次,在花荚期可结合叶面喷施0.3%尿素 0.3%磷酸二氢钾 0.1%硼砂进行根处追肥,促进鼓粒结实。防治大豆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防治蝽蟓类,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高氯 f 甲维盐、或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豆荚螟,在初、盛花期选用阿维菌素、高氯 f 甲维盐、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防治斜纹夜蛾,宜抓住卵孵至低龄幼虫期,选用阿维菌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药剂;预防病毒病,要重点抓好蚜虫等传媒昆虫的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吗啉胍 f 乙酸铜等药剂;防治大豆种腐病、炭疽病、锈病等,应选用百菌清、氰烯菌酯、甲霜灵 f 锰锌、吡唑醚菌酯、丙环 f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等药剂防治。
2.再生稻病虫
抓住再生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预防穗颈稻瘟、叶鞘腐败病、穗腐病,如遇多雨天气或适温高湿,7天后进行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井冈 f 蜡芽菌、春雷霉素、三环唑、丙硫唑、咪铜 f 氟环唑、嘧菌酯等;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稻叶蝉类、稻飞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蝽蟓等,可选用高氯 f 甲维盐、或阿维菌素等药剂。
3.秋玉米病虫
抓住草地贪夜蛾卵孵化初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以及乙基多杀菌素、印棟素等生物农药,或选用甲维盐 f 茚虫威、茚虫威、甲维 f 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 f 氟铃脲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防治玉米螟虫要抓住秋玉米抽穗初期至扬花授粉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甲维•高氯、阿维菌素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防治玉米叶斑病类,宜抓住发病初期,选用戊唑醇、嘧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4.秋马铃薯病虫
秋马铃薯除抓好种薯消毒处理外,在苗期开花前及时选用丙森锌、代森锰锌、氟啶胺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连喷 3 次,间隔 10 天防治一次,预防早疫病和晚疫病;在晚疫病发病初期,拔出病株深埋后,选用氟吡菌胺 f 霜霉威、甲霜灵锰锌、嘧菌酯、精甲霜灵等药剂常规用量兑水喷雾 2~3 次;蚜虫宜选用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同时预防病毒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