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原达县)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是秦巴重镇、革命老区。这里红色文化底蕴厚重,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区建政、扩红、支前中,达川人民立下不朽功勋,全区先后有2万余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幸存的百余名老红军都成了革命中坚,国家栋梁,其中12人由红军战士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八年抗战,达川42000人应征入伍,阵亡过半,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和平建设年代,达川人民踊跃投身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近年来,达川区聚焦服务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大局,把落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作为抓手,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契机,强化双拥军地共建,有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推进全区双拥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2022年,区双拥办被省双拥办表彰为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多层级”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按照机构改革实际,达川区适时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全区各级形成了纵向到底、一把手亲自抓双拥的工作格局;党政主要领导参与悬挂光荣牌启动仪式并入户为退伍老兵悬挂光荣牌,掀起了达川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等争挂光荣牌的热潮,增强了广大退役军人荣誉感,激发了基层人员工作热情;组织召开了全区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暨退役军人工作会议,针对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目标任务。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五有”全覆盖要求,第一时间制定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相关制度,配齐配强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人员。一体谋划、联动推进示范型服务站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努力提升建站质量,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百度和高德地图服务平台,完成了乡镇级24个、村级311个退役军人服务站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信息录入工作。
“立体化”营造双拥宣传氛围
达川区依托辖区翠屏街道金华社区岛尖公园、达川区钢琴博物馆打造双拥宣传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在原有的园林基础上因地制宜布置双拥文化元素,普及双拥知识,宣传国防教育,让市民在休闲漫步中潜移默化接受双拥文化熏陶和国防教育,有利于市民更好地理解军政军民的关系,更好地增进军政军民的团结。在杨柳街道杨柳社区、石桥古镇高起点打造两个双拥文化广场,广场里设有大型景观宣传小品,建有拥军亭、爱民亭,双拥文化长廊,双拥专题宣传橱窗、双拥宣传标牌,停车场设置了军车免费标识。高标准建成了两条双拥一条街,一是在绥定大道建设双拥一条街,打造了6个双拥共建示范单位,2所双拥示范学校,1家双拥示范医院,32家双拥共建商家;二是在石桥镇列宁街建设双拥示范一条街,打造了4个双拥共建示范单位,2所双拥共建示范学校,4家双拥共建商家。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大型固定宣传标语40幅,大型景观小品15个,双拥宣传牌110个,双拥宣传橱窗56组,其他宣传标语150余幅。
“全方位”体现军人社会尊崇
立足当前国家和达川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率先出台《达州市达川区关于推动“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实施意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优待工作体系。领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的实施意见》,选出219名退役军人担任基层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涌现了150名退役军人创业模范和致富标兵,创新建立尊崇军人网服平台,助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建设、精准服务保障等工作,实现了“被动等申请”向“主动送服务”转变,努力打造了“网购式”服务体验。成立社会拥军促进协会,培育社会拥军服务体系,签约社会拥军单位100余家,落实拥军优待、优惠、优先服务事项187项,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每年及时足额精准发放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军队转业干部和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建立和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使抚恤补助标准随着本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
“携手式”推进军政军民团结
达川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驻达部队现场办公,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支前和备战,全力保障部队遂行任务,着力解决了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建立了军政军民关系协调工作机制。近年来,达川区用于国防建设和部队改善生产、生活、文化、训练基础设施资金累计达3000余万元。区人民武装部携手驻达川区部队,采取项目结对,资金帮扶和科技支持等方式全面支持乡村振兴,协助发展产业项目11个,帮扶困难群众1145人。区人民武装部及驻达部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地方应急抢险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几年来,驻达官兵义务投工投劳1200多个工作日,动用车辆机械220台次,为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慈善机构等捐款50万元,资助贫困生71名。高标准打造国防动员基地,投入巨资全面打造了“中国红色第一街”——列宁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投资300余万元,着力打造辖区达州中学国防教育基地,达州中学获省军区、省教育厅“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和国防生源基地试点中学,2022年8月,被中央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先后向航空航天大学输送了14名优秀飞行学员,向国防科技大学等军事院校输送110名优秀学员,输送大专以上学历兵员800余名,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高效率开展国防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组织400多场,25000名师生、3000名干部参加支前动员讲座和国防教育展览,夯实了双拥宣传教育成果。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双拥工作承载着军地间“绿叶对根的情谊”。当下,在达川这片爱国拥军的红色沃土上,党政军民自觉投身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伟大实践,携手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部队改革强军和练兵备战,在美丽的州河河畔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双拥花盛开,达川别样红”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