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发〔2023〕64号
各村(社区)、镇级各单位(部门):
按照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南岳镇防汛抗旱和汛期地质灾害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2023年汛期洪涝地质灾害包保责任制和人员应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汛期洪涝、地质灾害相关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村(社区)要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措施保障,切实落实“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全面落实到每一个单元。进一步切实加强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汛期洪涝、地质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杜绝因洪涝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二、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南岳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以及防汛抗旱救援队伍
指 挥 长: 郑 勇
杨 佳
副指挥长:王大东 杨向东 夏先勇 姜 璐 刘 春
蒋晓东 曹中均 何伟明
成 员:刘作建 冯德益 刘 冬 邓 立
李 虎 张 洪 李金桓 黄晋军 王雪松
王 维 周 江 王 勇 余 明 向美苧 邓明建 王兴斌 各村(社区)书记及小组长
三、把握关键环节,落细落实各项措施。
根据气象部门汛期气候趋势预测,各村(社区)要加强天气研判和预测,扎实开展隐患点巡查监测,做好突发性洪涝、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
(一)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做好防范工作。汛期洪涝、地质灾害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预防难度较大。要全面开展隐患再排查,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原则,对于汛前排查出的隐患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进行再排查,努力发现“隐患在哪里”,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做好三巡查三避让,落实好“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科学分析研判,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转移避让,及时采取“关、停、限”等管控措施,做到“三个宁可、三个不可”,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区域联防”的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各组为网格单元的管理模式,严防死守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将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群测群防体系。
(三)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地质环境等变化情况,提高灾害风险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将预警信息通过短信、网络、广播等一切有效途径通知到相关人员。在强降雨等恶劣气象时期,一旦发现临灾预兆,地质灾害隐患点属地政府要坚决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
(四)落实防灾方案,及时检验修订应急预案。各村(社区)要制定并实施本辖区切实可行的年度防灾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务必尽早、尽快落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线路、临时安置地点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实到单位和群众。
(五)广泛开展宣传培训。要积极利用各种契机、手段开展地质灾害相关知识宣传,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组织地质灾害相关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科普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意识,切实提高群众自救、互救和避险能力。
(六)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确保信息上传下达渠道畅通。要及时搜集、准确报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信息,严禁出现迟报、瞒报、漏报、误报,并确保在发生灾害后第一时间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