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推进“一园一营多点”建设,构建立体式全覆盖就业创业服务网络
来源:达川区就业局
发布日期:2023-06-28
点击数: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就业创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达川区就业局在转变就业工作方式、落实就业政策、精准对接帮扶、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构建了“一园一营多点”的立体式全覆盖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

  一、以全局眼光,打造万达开人力资源产业园,助推就业创业服务大提升

  达川区立足本区域,放眼万达开,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整合资源,主动作为,投资3650万元建设区域特色“万达开人力资源产业园”,建筑总面积10600平方米,实现政策咨询、就业服务、技能培训、人才招聘、职业指导、创业孵化、线上园区等功能于一体,设置10个服务窗口,布局30多个室内招聘位和100个室外招聘位,可容纳上万人进场。园区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聚集平台。目前万达开人力资源产业园已完成项目设计,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投用后能容纳上百家企业办公,为万达开三地企业、人才提供多项高质量高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交流合作平台,为群众提供常态化就业创业综合服务。

  二、以党建引领,建设运营好零工大本营,拓展就业创业服务近群众

  2022年8月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零工行业党委,我们以“行业党委 社区党委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模式,将零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零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零工志愿服务队,带领零工在疫情期间开展志愿服务、创文期间义务巡街、开展“送清凉”“红色电影展”等多项党建活动,吸引更多零工群体参与到大本营中来。

  在党建引领下,我们聚焦更多零工群体,创新探索“1 3模式”,打造了1个“暖心之家 f 零工大本营”和3处“零工驿站”,辐射城区范围,“零工大本营”设有求职登记、就业发布、法律维权、阅读休闲等4个功能区,配备了2名专职人员一对一为零工解答疑惑,免费提供饮水、纳凉取暖、餐食加热、临时休息、手机充电、读书阅览等服务,让零工群体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零工大本营自2022年10月开营以来,按照“一月一主题”计划,在每月初开展不同行业专场招聘,邀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与互动,进行岗位宣讲、培训指导以及免费职业体验,受到了零工群体的欢迎和好评。设立“达川代办”专区,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对象认定申请等12项高频业务梳理形成“达川代办 f零工菜单”,积极联合民政、医保等多部门进驻零工大本营参与事项代办,不断优化服务,减少零工跑路。截至目前,开展专场招聘活动8场,发布招聘信息3000余条,带动零工实现就业1000余人,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3000余份,免费为零工提供求职务工、职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1000余次,为群众代办就业创业服务事项350余件。

  三、以为民情怀,推进全区域站、点、员建设,延伸就业创业服务进基层

  一是建设“暖心驿站”。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双石片区、百节镇、万家镇、大树镇等重点乡镇,打造多个“暖心驿站”,为乡镇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技能培训、有组织劳务输出等全方位服务。二是配齐“就业专员”。在全区所有乡镇(街道)设立人社窗口并配备就业专员,专门从事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每年对这支队伍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提升他们工作能力。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将13项就业创业服务高频事项下放至基层乡镇,压缩16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结时限,所有业务全面提速85%。全面实行首问办结制度、公示公开制度,统一印发一次性告知单,方便群众办事,把就业创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坚持就业创业业务“下乡办”“包片办”,成立业务督导组,由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分区包片深入到全区24个乡镇(街道),对就业创业工作、公益性岗位管理、农村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录入、四川省公共就业服务管理V3.0系统的运用以及权限下放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手把手教学﹑点对点指导,不断提升全区基层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共受理办结15余万件就业创业业务,线上受理失业登记23件、档案转接63件、审核社保补贴2800件、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4件、就业见习申请8件,失业保险金办理599件、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办理167件,群众满意率达99%。近三年来未收到过群众任何举报投诉,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2022年度在全区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全区第一。

  达川区将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工作来抓,通过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统筹站点建设,简化工作流程,优化服务质量,为更多群众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