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湾镇抗洪抢险保安全
来源:达川区桥湾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3-06-15
点击数:人次

  受连日强降雨天气影响,桥湾镇多处基础设施受损,陆续出现山体坍塌、道路沉陷、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等灾情。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桥湾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个至上”安全理念,按“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原则组织镇村社三级干部、党员群众和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最大限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强化预警信息共享,值班值守严阵以待

  桥湾镇自收到区防汛应急Ⅳ级响应后,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通知,全体机关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社区)书记在岗在位,监测巡查重点区域,对河流码头、农田水渠、地质灾害点、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进行逐一梳理排查,抢早抢小、细化工作,提前做好防汛动员和准备。桥湾镇利用微信群、视频监控、村村通广播、对讲机等方式实现汛情、雨量、水位信息共享,与巴河上下游乡镇联动,九节滩电站泄洪及时通知,方便我镇掌握情况,通知船主、调度船舶,防止搁浅,做到有的放矢。桥湾镇实行主要领导带班、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严格按时到岗到位,辖区全体党员干部时刻保持通讯畅通,严阵以待。

  二、落实转移安置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桥湾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群众转移安置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应转早转、应转尽转”政策,对易受暴雨影响的群众,做好风险研判、暴雨预警、地灾转移。转移过程中,镇村社三级干部合力,帮助群众转运重要物品、护粮补漏、安置家中牲畜等,努力将损失降到最小,安抚群众焦虑情绪,保障好转移群众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整个转移过程有条不紊,党员干部自觉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在一次山坪塘垮塌救援工作中,数吨池水倾泻而下,山下房屋中母子两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症状,封闭房门,危急时刻村干部破门而入,救出两人,及时转移安置到附近老学校。灾后,村干部结合低保待遇、临时生活补贴、冬春救助对其进行帮扶,并采购五十斤大米、粮油蔬菜、棉被衣服送到家中,保障基本生活水平。此次总计完成了68户153人的安全转移,极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开展灾后自救互救,保畅排患维护稳定

  此轮强降雨对桥湾镇道路交通、粮油作物、山体房屋等都造成极大危害,在暴雨停止后的第一时间,桥湾镇干群一心,齐心协力开展自救互救,保畅排患,恢复正常生活。一是做好“雨后核查”,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灾后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及时整改销号,对解决不了的重大隐患要设置警示标识,提醒群众和行人,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二是启动道路抢修预案,调配物资、组织人员迅速抢修坍塌路段,清理塌方道路、填补损坏路基、清除路面淤泥,保持桥湾镇辖区道路安全畅通;三是做好减灾核灾工作,清理水浸房屋,做好卫生消杀,开展粮油农作物自救,加快推进水毁农田复耕复产工作,抓紧开展农作物抢种、补种、改种,将受灾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小。

  一处险情就是一处战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桥湾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体制优势,闻“汛”而动,逆“汛”出征,在风雨中筑起了牢固堤坝,谱写出桥湾镇凝心聚力、保卫家园的感人乐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