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三会”为立足点,高位统筹强引领。一是充分发挥常委会议定方明向作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区委常委会每月听汇报、作部署,全面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凝聚起“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思想共识。二是充分发挥常务会议督促落实作用。将信访机制建设、重要工作纳入区政府重点推动内容,区政府常务会调度信访工作推进情况,绩效办全程跟踪督促落实,构建起政府组织推动、信访部门落实、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三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包括政法、公安、人社、信访、住建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妥善解决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坚持信访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全面推行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赋予辖区处置复杂信访事项更大“调度权”,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及时就地化解”良好工作格局。
二、以“三访”为突破点,依法治访建良序。一是积极推进“越级访”治理控增量。以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为目标,印发了《达川区开展进京赴蓉走访专项治理助推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开展“攻坚式”化解,“网格化”吸附稳控,“联动性”快速反应,“全方位”宣传教育,狠抓到省、进京越级信访治理。建立群众进京到省走访每日动态通报、提醒督办机制。今年进京走访及外围劝返人员均已纳入区级领导包案进行集中化解,党的二十大期间,未发生一例群众进京到省走访。二是积极推进“重复访”治理减存量。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治重化积”专项治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信访工作实绩考核目标要求,以初次网上信访事项办理为抓手,以“减存量控增量”为重点,对重复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实行挂图作战,切实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网上信访,降低重复网上信访率。三是积极推进“无理访”治理防变量。开展2023年度信访法治宣传月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和“千名信访干部进万家”活动,用好用活领导干部下沉督访接访工作机制,在解决好信访群众合理合法诉求的同时,对违法信访典型案例进行了广泛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三、以“三率”为着力点,因案施策提质效。一是强化培训高效办,降低“错办率”。因应国家信访局考核指标变化,以各级信访业务错情通报为契机,精准对标补短、查漏补缺,采取“以会代训”“点对点指导”等方式,对信访业务基础薄弱的信访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做到“合理合法事项马上办、简单事项立即办,普通事项限时办、复杂事项抓紧办”,确保每一件网上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环节不漏件、不丢分。二是专人专责跟踪办,确保“认可率”。由信访部门各班子成员包案跟踪或带案下访实地督办,及时反馈受理交办、调查核实、处理结果等各个环节办理情况和效果,争取信访群众对信访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确保每一件信访事项都能有呼应、见成效。三是统筹联动协同办,提升“满意率”。认真分析研判纳入满意度测评件的每件信访事项具体情况,与责任单位一起,因人因事解决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以积极的姿态引导群众参与评价。按照“一人一案、一案一策、一案一专班”工作要求,建立“信访部门责任单位N”满意度测评专班,负责综合研判案情,提出化解措施,坚持实地见面沟通,打好“感情牌”和“组合拳”,全力确保“群众满意”。
四、以“三化”为落脚点,争创一流重担当。一是优流程,助推信访办理高效化。认真落实初信初访“快速接访、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反馈、快速报告”五个环节和“缩减办理期限、强化提级办理、严格回访督导、逗硬考核通报”四项措施,探索推行初信初访快速处置机制和简易信访事项“135”(1天交办、3天办结、5天回访)处置模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持续提高一次性办结率。二是拓渠道,助推诉求反映便利化。围绕新形势新要求,升级网上投诉受理平台,全面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及配套政策,引导群众通过“书记信箱”“领导信箱”“网络投诉”等网络渠道反映诉求,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塑典型,助推信访工作示范化。以“平安达川暨市域社会治理”建设、“八无”平安村(社区)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为基点,逐步形成辐射效应,打造信访工作示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