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官以廉为先。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目前,达川区现有各类学校172所,师生就餐人数达9万余人,其中公立学校89所,师生就餐人数达6.8万余人。达川区立足实际,把公立学校师生食堂首先纳入整治重点,对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供应,创新推行“三统”模式,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强化食品溯源管理,从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有89所学校师生食堂实行“三统”模式。对大宗食品原材料,采购供应平台实行每日自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每季度抽检一次,共抽检大米、食用油、肉类等产品455批次,合格率99.8%;食堂卫生、设备、制度建设达标率99%;原材料采购和管理成本下降3.5%,全体师生倍增存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方位联动,集中统一采购。由区政府牵头搭建食品原材料采购供应平台,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集中采购管理。遴选达川区农业发展公司、达州市珍硒农产品有限公司、长江食品公司等14家原材料供应公司统一配送食品原材料。区教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联合唱好食品原材料监管“戏”,形成政府主抓,部门采购,行业监管的全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全覆盖建设让全体师生吃得更方便。按照资源整合、综合利用、方便就餐的原则,确保师生用餐不用再“打游击”。二是全天候服务让师生吃得满意。所有菜单每周提前制定,并根据师生意见及季节变化优化菜品,所有师生不用再为吃不着饭、吃不好饭发愁,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三是全过程监管让师生吃得放心。建立常态化安全监管机制,定期对饭菜质量、购买渠道、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严把炊具餐具消毒关、设备设施使用关、环境卫生整洁关,切实为师生营造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要求,严格落实“双检”措施防控源头,严把蔬菜食品采购关,严防“地沟油”、劣质食品原材料流入餐桌,保证了师生吃得更安心,教学更尽心。
全基地供应,集中统一配送。坚持优中选优,严格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屠宰企业准入标准,遴选推荐优质安全的种植养殖基地和屠宰企业,统一配送蔬菜、水果、水产、禽蛋等种植养殖基地产品,杜绝小散户和有不良记录的生产基地食材进入采购平台。目前,共筛选200多家规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遴选14家列入原材料配送单位,89所学校原材料实行“统一配送”,其中“两品一标”(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7家,覆盖就餐人数6.9万人,形成全基地供应机制。所有食材(含本地农副产品)均由区国资公司通过区农业发展公司、州市珍硒农产品有限公司、长江食品公司等采购,让师生品尝“本地菜”,同时带动本地产业发展。一是订单式生产,避免产销矛盾。集中供应公司与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长期供销协议,并实行保底价收购,农产品基地根据订单组织生产,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不愁农产品销售难题。二是股份式合作,破解农业投入难题。区农业发展公司等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合作,共建园区、共享收益,其中,区农业发展公司牵头整合涉农项目投入、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生产、村集体组织群众参与园区建设、农户通过土地等方式入股,最终实现多方收益,共带动打造蔬菜种植基地38万亩、贡米种植基地30万亩,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21家。三是专业化指导,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区农业农村局根据签订的供销协议对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农户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从施肥、管护、采摘、包装等环节加强品控管理,提升农业产业品质,让达川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全闭环监管,集中统一管理。自2022年春季开学起,对全区89所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实行统一配送,区市场监管、教育部门等对配送企业、学校食堂的整个配送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生产环节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的种养殖和屠宰信息比对;配送环节可追溯食品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学校食堂、生鲜电商等环节信息;监管环节安装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等系统,实现“互联网智慧监管”互联互通;消费环节实行“领导陪餐、厨师尝餐、教师同餐、家长监餐和学生评餐”的五餐监管机制,实现近距离和零距离“看娃吃饭”,把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共治有机结合,实行全流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闭环监管。一是遏制吃喝风气。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及陪餐规定,公务接待全部进食堂,有效杜绝了大吃大喝、超标接待等问题。二是培养节俭风。区市场监管局、区教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抽查,要求学校每天提前报备就餐人数,食堂按需备菜;师生统一用餐盘按量取餐,“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得以有效遏制。三是杜绝腐败风。用餐补助实行统一标准,并由财政局直接与食堂结算,防止个别单位借师生用餐之名冲账;食堂员工实行统一公开聘用、集中派送、定期轮岗,杜绝职工食堂成为“关系食堂”,堵住了腐败风险点。全区共组建督查工作组9个,建立隐患排查台账,成立巡回指导组2个,对问题食堂开展“回头看”行动,实行挂账督办,共发现问题隐患57处,已责令37家食堂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