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工作目标,达川区就业局念好“四字诀”,全力推动各类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新”,支持新业态发展,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实施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主动与美团达州分公司、顺丰同城公司合作,创新“线上线下相衔接、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针对性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及职业素质培养,将劳动者权益保护、消防知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强技能、稳就业。两年来培训新业态从业人员625人。二是搭建灵活就业平台,依托“零工大本营”,一月一主题,每月初开展不同行业零工专场招聘会,邀请用人企业现场面试。引入职业培训学校参与互动,进行培训政策、岗位宣讲以及免费职业体验,现场登记培训需求,做到宣传有声势,展示有特色,互动有氛围。今年以来开展零工专场招聘活动5场,发布招聘信息1500余条,带动零工实现就业700余人,免费为零工提供求职务工、职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1000余次。
二、“稳”,稳住市场主体,提供就业岗位。一是助企纾困解难题。积极组建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团队开展重点企业政策宣传暨“巡诊问诊”系列活动,聚焦企业发展规划、用工情况、人才需求、技能培训需求等方面实施精准帮扶,安排人社专员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应服务,为企业“点对点”帮扶指导。今年深入乡镇、商贸园区开展企业用工走访活动10场,解决23企业用工需求150余人。二是招聘活动助就业。大力推进“温暖回家路”“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直播招聘会、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邀请重庆、成都、舟山等地企业参加招聘会,加深地区间劳务协作,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众求职难的问题。今年以来开展招聘活动18场,提供岗位信息8000余条,吸引求职者2万余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80余人。
三、“盯”,紧盯重点群体,做好就业帮扶。一是关注农民工。春节期间开通“就业直通车”,以“返乡有关怀、就业有帮扶、用工有支持”目标,组织送岗小分队进乡入村,深入重点乡镇举办现场“微”招聘及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与农民工朋友面对面交流,促进实现家门口就业;节后组织人员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舟山市岱山县,亲切慰问达川籍农民工职工代表,加深东西部劳务协作。二是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对大龄、低学历劳动者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实名制数据库录入,并建立帮扶台账,根据登记困难人员的就业不同需求安置公益性岗位,目前共安置公益性岗位2085人,帮助实现就近就业。三是推进青年就业见习。不断扩大见习基地规模,充分挖掘见习岗位,对见习基地进行跟踪调查,确保见习质量,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截至目前,我区已认定21家见习基地,可提供见习岗位500余个,今年新增见习基地1家,新增见习生30人,目前正在见习人数176人。
四、“优”,优化创业服务,促进带动就业。一是政策落实有力度。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创业难题,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干事创业,开通创业服务“绿色通道”,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7万元,惠及16家个体户和5家小微企业。二是氛围营造有热度。大力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和认定工作,落实好创业运营补贴、开业补贴、创业培训等各项扶持政策,目前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共入驻企业79家,共有创业带动就业人员2922人。选派优质代表参加“万达开首届创业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大赛”“明月山杯创新创业大赛”“明月山杯职业技能大赛”等,激发创新创业激情,释放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