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设各股室、下属各单位、各建管所:
2006年,全局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2005年达县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投入,立足防范,深入整治,强化监管,依法查处,推进创新,为促进全局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实现城镇建设新的跨越目标提供安全保障。
一、安全工作思路和安全生产目标
工作思路:坚持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以整治安全隐患为重点,强化防范措施为保障,依法查处事故为动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突出企业(或业主)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狠抓 薄弱不节和重点行业、重点时期、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把上级抓安全生产的政策及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我局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安全生产目标:全局安全生产工作各类事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均不得突破县政府下达我局的控制指标。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扎实做好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
(一)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民安全生产自我防范的舆论氛围。重点抓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继续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在报刊和电视上参与达县“安全四季行”专栏节目。
2、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和全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06年,建管股、县质安站组织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安全培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特别是乡镇个体工匠的培训。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及培训,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二)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大事故隐患治理力度
1、加大隐患整治工作力度。排查整改隐患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在认真排查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列出重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拉出整治的时间表,挂牌限期整改,并公布于众,接受监督。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整治工作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堵住事故源头。
2、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建设局组织的安全检查组要尽职尽责开展工作,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保平安。各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认真加强监督检查,对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加强普查、评估、监控和治理。搞好事故防范工作,制定监控和治理方案,建立安全档案,消除重大隐患。要扎实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证率必须达到100%。
3、加大安全防范工作力度。一要认真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切实抓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和建筑企业安全认证工作。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重点部位和重大隐患严加监控。着力抓好汛期、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安全工作,确保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巩固建筑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今年要认真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治”、“防反弹”活动,探索安全生产工作的集中整治与常规性工作有机结合的好方法。县质安站、建管股、监察大队、招标站、设计室等要加强对在建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检查、监督,该停的坚决停建,决不留下后患;要对全县的建筑企业、施工队伍和设计单位进行质量安全资格和设计资格审查,严禁超级设计和越级施工;要严格建筑工程招投标,严禁挂靠、转包和肢解建筑工程项目;要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学校教学楼质量的安全监管。
(四)依法监管,严肃查处,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
1、要认真按照国务院302号令和《四川省重特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依法及时、严肃查处各类事故,按照“归口负责,分级管理,依法查处”和“四不放过”的事故处理原则,从严追究责任。今年,凡发生重大事故或一般性安全责任事故,影响较大的,所在单位要向县建设局写出书面检讨。有关领导要主动到建设局述职,并根据事故调查情况,从严处理。
2、加大执法力度。县质安站、建管股要把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建筑法》作为执法重点,加大对建筑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单位资格认证、作业人员上岗证等的专项监察力度。督促建筑企业建立起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防范机制。
(五)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一把手负总责,一票否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1、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谁收费、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履行各自安全生产职责,加强管理,千方百计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2、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今年要继续推行和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及其配套措施。要根据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和入世要求的一整套安全生产工作制度,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安全生产目标要层层分解、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网络,各单位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本年度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对工作创新、成绩突出,给予表彰奖励,获得表彰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由各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奖励。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局安全专项工作组职责。要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各单位要做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经费、职能、责任“四落实”,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通过政府监管、法律规范、政策导向、经济制约、宣传教育等手段,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企业都必须按规定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结合落实工伤保险制度,加大企业伤亡事故的经济责任。为确保事故抢险工作和社会稳定,各单位要建立事故抢险救急资金,用于事故的抢险及救护工作。按照局建立的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各行业工作组的责任。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和质量
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加强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总结实践中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切实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安全工作涉及面宽,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多,要研究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三是切实加强督查工作,把督查隐患整改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四是切实加强协作配合,树立大局意识,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切实加强系统单位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二OO六年三月九日